|除了乌镇,还有什么文旅古镇值得关注?(3大经典案例)( 四 )


彝人古镇——市场主导 , 无中生有
彝人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是伟光汇通在荒野河滩上建起的“新”古镇 , 国家4A级景区 。 自2005年动工以来 , 彝人古镇经过前后7期开发 , 总建筑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 , 集聚了常住人口1.5万 , 已经成为楚雄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
从商业地产到文旅古镇:2005年开发之初 , 彝人古镇的初期定位为商业地产项目 , 一期二期建筑多为商住一体类型 , 底层商铺上层住宅 , 随着彝人古镇项目的发展延伸 。 第三期的开发思路由商业地产向文旅综合项目转变 ,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 , 彝人古镇放弃原先的开发销售模式 , 转向综合运营 , 将项目产权掌握在手中 , 扩大项目的运营空间 , 逐渐形成商业区和住宅区分离的形式 , 经过7期的开发运营 , 彝人古镇由最初的商业地产转变为功能完善的旅游集散地 , 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有力引擎 。
图:彝人古镇打造模式
|除了乌镇,还有什么文旅古镇值得关注?(3大经典案例)
本文插图

导入民族文化充实古镇内核:彝人古镇以古代建筑形貌融合云南当地彝族的民居形态 , 建有毕摩房、苏尼房、姑娘房等彝族特有的民族建筑 。 在打造古建筑形态的同时 , 将云南的彝族文化引入彝人古镇之中 , 令古镇生魂 , 以文化展示、文化活动、文化赋能为项目注入精神内核及增值空间 , 这也成为彝人古镇区别于其他新古镇的最大特点 。 彝人古镇将楚雄当地的彝族文化汇聚起来 , 形成集中化、规模化的彝族文化展示平台 , 向外界传达和展现云南彝族的民族文化、生活文化及建筑文化 , 并推出彝族火把节等特色彝族文化活动 。 作为没有门票收入的开放式景区 , 在文化主体区域之外 , 彝人古镇打造了住宿、餐饮、酒吧、珠宝商铺、风情街等各类商业配套业态 , 满足游客的全方面需求 。 2018年 , 彝人古镇接待旅游人次达1320万 , 解决了当地近2万人的居住和就业需求 ,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文旅古镇的发展趋势
在文旅融合的行业发展大势下 , 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加追求独特的文化体验 , 自带文化底蕴的古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19)》 , 文化类景区持续升温 , 超过90%的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 , 可见“文化”在旅游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
图 文旅古镇的发展趋势
|除了乌镇,还有什么文旅古镇值得关注?(3大经典案例)
本文插图

但也应该看到 , 文旅古镇的发展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过度商业化、产品较单一等问题 。 经典的文旅古镇被广泛迅速的复制 , 给游客的直观感受是千镇一面 , 同质化的古镇加剧了竞争 , 弱化了文旅古镇的整体吸引力;过度商业化改变了古镇原有风貌 , 也打破了古镇的静谧氛围 , 从而导致客户体验下降;观光产品仍占主导 , 对古镇旅游资源挖掘和整合深度不足 , 缺少参与性很强的文化旅游产品 。
未来 , 文旅古镇应朝着定位差异化、商业适度化、功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 , 定位要差异化 。 文旅古镇要重点打造具有独特性的核心景观和文化体验 , 从而抓住游客的“心智” , 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当地的产业、文化等资源 , 引入或嫁接与当地共生发展的当代元素 , 并在此基础提炼出核心卖点 。 比如江南古镇中名镇众多 , 乌镇得益于戏剧节和互联网大会的加持 , 逐渐成为大家眼中最具艺术感和科技感的江南古镇 。
其次 , 商业要适度化 。 商业化是古镇发展旅游的必然选择 , 否则也无法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 , 但商业的整体规模、空间布局和业态选择上应做到规模适度、分区合理和彰显特色 。 商业整体规模应与古镇体量和游客数量相匹配 , 空间布局上应做到动静相对分离和互补业态相邻 , 业态选择上要体现当地特色 , 避免“到处都是假古董 , 满街都是臭豆腐”的现象 。 比如华侨城进驻后对安仁古镇老街进行了商业业态调整, 非遗油纸伞博物馆、非遗手工艺油纸伞铺等特色文创商铺随处可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