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谈|农民的屯田制,是由刘邦奠定基础的,原来汉朝的礼法

秦朝就是在统治之下 , 才让农民起义的 , 身为起义军 , 刘邦肯定明白怎样的政策能稍微让农民舒服一点 , 过几天好日子 , 所以管理各个城市依旧实施郡县制 , 但同时还是有少量的诸侯制 , 主要是封那些开国时做出大贡献的人 , 刘邦的贡献主要是奠定了汉朝的礼法 , 和农民的屯田制 , 汉朝的礼法 , 也就是汉政大致是怎样?
以史为谈|农民的屯田制,是由刘邦奠定基础的,原来汉朝的礼法
文章图片
就是从官员进入朝堂时、入朝堂后站姿、向皇帝提建议时、退朝时等各个步骤的礼法 , 大致就是要规规矩矩 , 向皇帝表示足够的尊敬 , 不能无章法、无规矩 , 礼法规定了官员的各种行为和谈吐等等 。 在汉哀帝时 , 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 师丹上书行限田制 , 这也是历史上首次第一次提出要将限田制度化事件 。 师丹的上书提出让限田制度化的主张 , 并强调如果违反制度 , 就要"犯者没入官" 。
以史为谈|农民的屯田制,是由刘邦奠定基础的,原来汉朝的礼法
文章图片
换言之是用法律的方式来确保制度的实行 , 这无疑是很具有进步意义的 。 不过师丹提出的制度非常简略 , 只是笼统的提出了"及关内侯、吏、民名田 , 皆毋过三十顷 。 "的占田上限 , 但没有具体划分 。 而且因为汉哀帝时"丁、傅用事 , 董贤隆贵" , 王莽篡汉建新 , 王莽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 也想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 不过想法很好 , 但操作却是一塌糊涂 , 最终导致本就受土地兼并所害的百姓 , 再经王莽这么一折腾 , 纷纷揭竿而起 。
以史为谈|农民的屯田制,是由刘邦奠定基础的,原来汉朝的礼法
文章图片
后来刘秀再次一统天下 , 刘秀也认识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 但刘秀本就是靠豪强大族的力量夺取天下 , 所以刘秀想像汉武帝那样重拳出击不现实 。 但土地兼并也不能不管 , 于是刘秀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度田" 。 度田就是彻查人户占有的田地 , 把豪强占有的土地都登记在册 。 虽然度田几经反复 , 但最终还是成功了 , 但度田不是限田 , 度田只是查豪强的土地数量 , 不是限制豪强占田 。
以史为谈|农民的屯田制,是由刘邦奠定基础的,原来汉朝的礼法
文章图片
所以是无力遏制土地兼并的势头 。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都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 后来的东汉皇帝更是抓瞎 。 所以东汉从建国到黄巾起义爆发 , 这一百多年来 , 在抑制土地兼并方面没有任何制度贡献 , 基本上就是慢性等死的状态 。 并提出:"犹当限以大家 , 勿令过制 。 其地有草者 , 尽曰官田 , 力堪农事 , 乃听受之 。 若听其自取 , 后必为奸也 。 "和"限夫田以断并兼"的主张 。
以史为谈|农民的屯田制,是由刘邦奠定基础的,原来汉朝的礼法
文章图片
认为正是因为汉文帝时占田无限 , 导致豪强做大 , 最终发展成了"豪强之暴 , 酷於亡秦"的局面 。 继而荀悦认为如今之时 , 因为豪强已经做大 , 故而难以推行相关制度 。 所以荀悦不得不假想 , 如果当初汉高祖和刘秀一统天下之初实行限田制该有多好 。 项羽在韩信打败龙且之后发现自己害怕了 , 于是就让人去劝降韩信 , 韩信拒绝 , 同时 , 想利用刘邦的父亲、妻女和刘邦求和 , 刘邦拒绝 ,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 出现了垓下之围 , 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 , 项羽依旧能取得胜利 , 逃出生天 。
以史为谈|农民的屯田制,是由刘邦奠定基础的,原来汉朝的礼法
文章图片
【以史为谈|农民的屯田制,是由刘邦奠定基础的,原来汉朝的礼法】其实项羽失败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刘邦能成功?在项羽逃出升天后 , 刘邦就知道了韩信、诸侯为啥不来帮助自己打项羽 , 因此就给韩信、魏王封王、诸侯 , 于是终于打败了项羽 。 从这里就可以得出结论 , 而项羽失败一次就是所有的家底都败坏了 , 因此两人的性格和作战风格不同 , 导致结果不同 , 刘邦以谋作战 , 虽然每次都会失败 , 但每次都能想到失败后的计划 , 而项羽每次都是历史逼着他走 , 即使赢了也安于现状 , 不会更进一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