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辛辛|30年,《AI已来:让中国AI走向世界的王海峰》独特视角讲述中国AI
金磊发自凹非寺量子位报道|公众号QbitAI
中国AI发展的三十年 , 从一个独立而贫瘠的孤岛 , 到如今的学术、应用百花齐放 。
而这样的历史进程、如此迅猛的发展 , 中国的AI是如何做到的呢?
文章图片
近期 , 正值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百年之际 , 讲述哈工大知名校友故事的“建校百年?哈工大人”系列丛书陆续上线 。
而丛书之一的《AI已来:让中国AI走向世界的王海峰》 , 便以中国AI领域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 ,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亲身经历 , 用独特视角讲述了中国AI如何用三十年时间 , 发展壮大至今 。
从哈工大走出的机器翻译科学家
30年前 , 中国的AI有多么贫瘠?
别说是AI了 , 就连电子计算器 , 在中国大陆的家庭中都是个稀奇物件 。
而20世纪80年代初 , 卡内基?梅隆大学已经为DEC公司制造出了专家系统 , 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投入巨资开发所谓的第五代计算机 , 当时叫人工智能计算机 。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 , 才出现了名为“286”的微型台式电脑 , 价格却贵得要命 , 即使是大陆自攒的拼装货 , 往往也得五六千元 。
文章图片
而当时的工资水平 , 一位小学教师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60元左右 。
但是 , 中国人追赶现代科技的决心却不可小觑 。 1984年以后 , 学电脑迅速在中国大陆成为一种新风尚 。
也是从那时起 , 正在哈尔滨第三中学读高中的王海峰 , 开始真正接触计算机 。 他学会了打字、文档处理、Basic编程等基本的电脑操作 , 为以后的计算机生涯做好了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
高二的一场全国物理竞赛中 , 黑龙江省只有15人进入决赛 , 王海峰便是其中之一 , 而决赛场地便设立在哈工大的实验楼 。
这一次的比赛经历 , 让王海峰深刻体会到了哈工大工程师文化传承下来的精神资产——其校训:“规格严格 , 功夫到家” 。
也成了他坚定不移的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原因 。
1987至1993年 , IBM的个人PC正式问世 , 苹果开始推广第一代台式机 。
当PC开始在发达国家普通家庭中普及的时候 , 当时人工智能硬件的代表——专为Lisp语言量身打造、能够处理系统函数运算的大型计算机LispMachine迅速黯然失色 , 从先进技术的代名词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废物” 。
于是 , 政府经费开始收缩 , 研究项目陆续冻结 , 多米诺骨牌效应之下 , 学界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人工智能寒冬” 。
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 , 也是如此 。
王海峰与NLP相遇
1989年 , 怀揣着科学梦想的王海峰进入了哈工大的“89322班” , 89意味着89级 , 3代表着计算机系 , 22则代表着硬件二班 。 在这一串数字之中 , 王海峰开始与NLP结缘 。
后来王海峰身上所展现的很多特质 , 其实在哈工大就读期间就已经能找到踪迹 。 根据几位同窗回忆:
王海峰身上有很多非常“哈工大”的地方 。 比如当年学生们在实验室中得以接触到286型号的老式计算机 , 游戏就成了一种很常见的娱乐方式 , 相比当时更为流行的格斗、赛车等等有强烈感官刺激的游戏 , 王海峰更喜欢招兵买马、排列布阵的策略型游戏 , 享受动脑的乐趣 。
又比如他自律到了同窗口中“收放自如”的地步 , 可能上一秒还在和大家一起笑闹玩耍 , 下一秒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了 , 就能立刻停下手头的事抄起书本 。
大概就是因为这样的个性 , 和对于AI一直以来的向往 , 王海峰在大四做毕业设计时来到了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的李生教授的实验室 。
在那里 , 王海峰以机器翻译为媒介 , 真正与NLP相遇了 。
推荐阅读
- 科技一哥|荣耀30青春版图集赏析:触觉与视觉的完美享受
- 科技犬君|vs 索尼A9G 谁强?,上半年用户喜爱手机盘点;小米电视大师65英寸OLED
- 精选泛科技|结果如何?,一加8续航遭质疑:上半年最全机型横评出炉
- HAO懂科技|小米“神机”要来了?,小米正式“反击”!上下对折+骁龙865
- 阿拉图图科技说|而给华为仅仅是800万枚!,台积电为苹果准备8000万枚芯片
- 网罗说科技|三星note10一夜成“中端机”,还是256GB+3500mAh,三星扛不住了
- 科技数码迷|华为+荣耀别不报!入门级机型你们真没有Redmi良心
- 「小米科技」小米11Pro宣布新技术!首发骁龙875+屏下镜头,米粉:价格有点小贵
- 小熊科技|你会考虑吗?,三星顶级旗舰清仓!5G网络+45W快充+2k屏幕
- 简简科技|联想:国内同步上市,支持5G,界读丨摩托罗拉折叠手机Razr2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