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VR影片不好看这个锅,不能光让VR背( 五 )


我们知道 , 艺术史上的每一次飞跃都是由艺术家的经典代表作推动的 , 就像之前的《阿凡达》 , 它使CGI技术成为日后一些导演拍摄这类作品时 , 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式和手段 。
或许 , 对于VR内容的商业化判断 , 我们可以从几大内容巨头的态度上看到一些端倪 。
Netflix认为VR的交互性更适合游戏体验而非视频内容 , Netflix的首席制作官格雷格·彼得斯认为 , VR仍处于早期阶段 。
与Netflix观点相左的则是HBO , HBO体验设计副总裁威尔克森认为 , VR技术能帮助HBO更好的讲述故事 , 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
HBO曾经为《西部世界》、《权力的游戏》、《硅谷》等多部热门电视剧推出过相关的VR内容 , 但主要仍是一些预告或先行体验片性质的视频 , 可以说仍属于谨慎投入 。
在投入上 , 亚马逊Prime Video可能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 他们精心制作了一批VR内容:《侵入!》、《返回切尔诺贝利》、《格陵兰岛融化》等 。 这些片子都是发挥VR沉浸感强的特点 , 重视环境氛围的打造 。
同样愿意投入的还有Hulu , 他们的VR流媒体应用支持市面上各种主流的VR眼镜 , 因而可以覆盖更广的VR用户 。 Hulu还投资了VR节目 , 让用户可以在VR中进入现场音乐会甚至进行互动表演 。
YouTube VR 拥有全球最大的VR视频内容库 , 并且大部分是免费的 , 不需要付费订阅即可访问其中的大部分内容 。 YouTube还有专门制作原创VR内容的VR工作室Spotlight Stories 。
Netflix的观点与几年前他们制作的一些VR影视剧表现不佳有一定的关系 , 但Netflix内部也表示 , 目前随着技术迭代带来的成本降低和体验提升已经使得压在VR+内容上的“三座大山”渐渐开始松动 。
爱奇艺是国内平台中 , 最早愿意在VR方面尝鲜的选手 。 爱奇艺拥有目前最大的VR中文内容库 。 2017年 , 爱奇艺推出旗下自研的首款VR硬件——代号“奇遇”的4K屏VR一体机 。
爱奇艺CEO龚宇将VR设备比作PC、移动、电视之外的第四终端 , 是下一代重要的娱乐终端 , 而软硬件结合则是爱奇艺VR布局的重要战略 。
但网友们对爱奇艺VR App最近一次的更新行为了吐槽 , “更新后 , 无法看本地视频了”、“要在里面办会员才能用”、“没手柄啥都干不了”、“玩游戏要下载陀螺仪” 。
在华为应用市场上 , 这款软件的Andriod端更新时间显示为2020年5月8日 , 更新后不少原本的用户为它打了1分的低分 , 目前爱奇艺VR App在华为应用市场的评分仅为2.1分 。
除了线上平台之外 , 国内的数字王国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运营了60家左右的线下VR影院 。 他们还买断了时长为23分钟的《神探蒲松龄》VR版的版权 , 并选择与成龙大哥的原版电影同一天上映 。
尚不知晓VR版影片的票房表现如何 , 但2019年的原版贺岁档影片却无论在票房还是口碑上都遭遇了滑铁卢 , 豆瓣评分3.8 , 票房仅有1.51亿元 。
“其实在商业IP与VR结合这方面 , 国内一直没有探索出比较好的方式 。 ”楼彦昕认为 , VR通过与商业IP结合 , 形成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 这条路国内仍在起步探索阶段 。
“这个领域美国做的比较多 , 他们擅长用IP去包装一个好莱坞故事 。 2015年的《星际穿越》、《异形》等作品都在VR方面有一些开发的工作 。 ”但美国人在VR方面的探索上也并不是十拿九稳 , 前几年也屡有翻车之作 。
“实际上 , 搞VR+影视不仅仅需要懂艺术 , 还需要懂技术 。 ”楼彦昕认为VR是一场技术与艺术的交响曲协奏 。
很多传统影视人也无法无缝衔接 。 一方面对技术本身的不理解使得VR技术无法在作品中发挥它最大的优势;另一方面 , 一些懂VR技术的人却在艺术表达上捉襟见肘 , 做出的内容令人无法直视 。
没有好内容 , 作为工具的VR外接设备就对用户本身产生不了多大的吸引力 , 用户数量就上不去 。 用户数量没有 , 规模化效应也无法显现 , 生产VR设备的厂商就面临更大的风险 。 与此同时 , 大平台和渠道方们也常常苦于没有好内容而导致对这一领域的谨慎进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