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高考选择志愿是一门大学问,需谨慎,提前做好准备心里才更有底( 二 )


因为年代及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代沟” , 每年都有不少考生与家长 , 会在志愿选择的过程中激发矛盾 。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可以离家近一些 , 但孩子却心仪远方 , 或者家长们想让孩子端起一个“铁饭碗”专业 , 但孩子们更愿意去往心之所向的专业 。
在这些问题上 , 考生与家长需要相互理解 , 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 而孩子则需要认真考虑父母意见 , 对自己负责 。
02填报志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即使在正式填报志愿前 , 考生与家长们做了相当充足的准备工作 , 但某些意外总会不期而遇 。
而这些小意外 ,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 , 影响填报志愿的质量 。 因此填报志愿时 , 考生与家长还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
①个人盲目自信 , 保底志愿“不靠谱”
在筛选了众多学校与专业后 , 从考生们拿到高考成绩单的那一刻起 , 就要真正投入到选择志愿的事情中 。
在有限的志愿名额上 , 考生与家长们必定是难以抉择的 。 但在这些明确的数据中 , 考生的志愿排序必须要有一个“梯度” 。
考生在第一志愿 “小冒险”的同时 , 保底志愿必须足够保底 。 不要抱有“被某所学校录取 , 委屈了自己的分数”的想法 。
在每年的众多考生中 , 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 导致滑档 , 更加浪费了他们的分数 。
②在“是否服从调剂”问题上拿不定主意

“是否服从调剂”在每年填报志愿的过程中 , 向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 有些考生与家长觉得:自己选了那么久的学校与专业 , 万一服从调剂后 , 被调到了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
也有考生与家长认为:进入这个大学才是最重要的 , 如果服从调剂 , 可以增大被录取的几率 , 那自然就要选择服从调剂 。
所以 , 考生没有太大的把握 , 能被他选择的学校录取 , 最好还是选择服从调剂 , 如果真的被分到了不喜欢的专业 , 也可以在进入学校之后用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等方法 , 学到他喜欢的专业 。
③被一些大学的名字所误导
在包罗万象的大学名字中 , 一个吸引人的名字 , 总能为这个学校带来众多报考的学生 。 但值得考生与家长注意的是 , 报考志愿书上那些“高大上”的大学名字 , 不一定就是他们想象中的好大学 。
每年 , 总有一些大学 , 凭借其吸引人的名字 , 招到了一些本不该来这所学校的“高分学生” 。
还有些大学 , 打着主校区的旗号 , 实则把报考的学生们安排到了其他校区 。 当考生们进入大学时 , 才发现“被骗” 。
而这些被骗的众多大学生 , 则选择了将就 , 以得过且过的方式 , 走完了他们的大学历程 。 因此 , 考生与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 防止被骗 。
03如何正确打开选择志愿的方式?

在志愿选择的问题上 , 分数自然会限制考生的理想意愿 。 但仍有一些不能“将就”的问题 , 需要广大考生与家长注意 。 那到底该如何正确打开选择志愿的方式呢?
1、明确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
相信在每位考生心中 , 多多少少都有自己想从事的领域及职业 , 而他们心中的这些想法 , 则是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 。
虽然世人常说:“爱好不能当饭吃 , 但如果考生进入了一个大学 , 专业的学习了他的爱好 , 还会怕吃不上饭吗?”自然不会 。
亦有哲学家指出:人生来是带着任务的 , 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使命 , 心之所向 , 方能得心应手 。
在校的专业学习仅有四年 , 但职业的影子却要跟随一个人半辈子 。 因此选择专业具有比选择学校更重要的性质 。
但如果 , 在考生的分数能报考的这些大学中 , 并没有想从事的领域及专业 , 那就要分析好这些能报上的专业 , 它们很有可能与考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相关 。
2、选择一个自己向往的城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