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攀登者”在珠峰脚下的40多个日日夜夜( 二 )


此次,他们又是为精确测量世界的新高度而来 。“珠峰任何显著变化,都对全球地学、生态等领域研究有重要指示意义 。”国测一大队副总工程师陈刚在进营地时说 。
成功,往往需要过人的毅力和勇气 。因天气原因,存在流雪、雪崩、滑坠等威胁,今年测量登山队冲顶计划曾两度推迟 。
珠峰是世界的高度,也是人类勇气的高度 。5月27日,8名测量登山队员终于顺利登顶 。在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峰顶斜面上,身穿红色衣服的队员开始竖立测量觇标,安装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 。同一时刻,地面6个交会点对峰顶觇标进行交会观测 。
这是一次国家任务,测量珠峰意义重大 。
他们标注珠峰,历史则标注他们 。
生活在大本营的人,涌向同一座山峰,而每一个人却怀揣着各自的梦想 。
来自定日县的牧民格桑,每年登山季都会赶着牦牛,穿梭在大本营和6500米营地之间的山路上——在登山营地间运输物资 。
这条随时有滚石的山间小路,就是格桑的脱贫之路 。每年登山季,他和他的牦牛,能挣人民币六万元左右 。这些钱,可以用来盖新房、买家具,改善生活 。
而对于每年在珠峰山区捡垃圾的阿旺扎西来说,传承和弘扬安全、科学、环保理念的登山精神是他此行的目的 。
新华社前方报道组组长多吉占堆说,这是他登山报道30年的“告别赛”,也是封山之作 。
西藏,一直笃信因果 。每一件事不是单独的出现,而是环环相扣的结果 。
登山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很多人的名字不在最后的荣誉册里 。然而他们就像大河的支流,不断输入能量,奔向大海 。
我们的报道囊括了登山家、科学家、牦牛工、当地农民,以及开餐馆的老板等等,努力还原一个完整的登山故事 。
【中国|“影像攀登者”在珠峰脚下的40多个日日夜夜】(小标题)影像“珠峰”
40多天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采访拍摄,是我采访人员生涯中最艰难、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
视觉盛宴和身体煎熬同步并行 。
一直坚信,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太多,所以对大自然,唯有敬畏和仰望 。
一个月的时间,计划冲顶,又推迟,又计划,又推迟,反反复复,像极了人生 。
期间,有过失落;有过同事从海拔6500米下撤时激动的拥抱;有过顶峰信号时有时无的焦急等待;也有看到珠峰极致美景时的怦然心动;更有和海拔8300米的特约采访人员视频通话后的默默流泪 。
最终,一切以一次完美的报道,打上了句号 。
特约采访人员扎西次仁、边巴、拉巴,出色完成了海拔6500米以上的拍摄传输任务 。
登顶之日,记忆犹新 。
当测量登山队的队员攀越陡峭的珠峰横切面时,震撼的画面成功传到电脑里,瞬间血脉偾张,激动不已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如今的测量登山队队员们身上同样闪耀着珠峰测量先辈们的攀登精神 。这种精神也鼓舞着我们,攀登自己事业的“珠穆朗玛峰”,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影像攀登者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