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头息“穿上花马甲”,网贷“变形记”怎么破?
新华社上海6月16日电 题:砍头息“穿上花马甲”,网贷“变形记”怎么破?
【砍头息“穿上花马甲”,网贷“变形记”怎么破?】新华社采访人员胡洁菲、兰天鸣
网络上动动手指,验证一下身份,就能轻松借到钱……相对传统借贷,网络借贷因审核周期短、放款流程简单而受到借款者青睐 。随着网贷平台整治不断深入,该行业风险持续得到缓释 。但采访人员调查发现,仍有网贷平台玩起了巧立名目的“变形记”,对借款者“雁过拔毛”,亟须引起警惕 。
雁过拔毛、巧立名目,借款人防不胜防
“一共只借1500元的钱,却花了720元买会员,利息还得另算,太坑了!”来自江苏无锡的周女士1月份在同程旅行App上借了1500元,借款时系统弹出一个“乐活会员”开通界面,费用一栏写着“60元月/年卡” 。
“必须开会员才能借钱,当时以为会员总值60元,没想到是个每月付60元的年卡,最终借了3次钱,开3次会员,花了3份钱 。”周女士说,由于当时急用钱,没有认真看条款,导致现在即使还清贷款,还要继续交会员费 。
来自成都的小梅的困惑则是借的钱总是不能足额到账 。由于此前毕业旅行“经费”紧张,小梅在某第三方信贷推荐平台上找到了指上旅行App,“当时平台上写的是借3000元,分三期还,最后只需还3090元” 。
“到手时傻眼了,只有2096元,App客服告诉我扣掉的904元用来给我买违约保险 。后来我仔细一看三期还款时间一共1个月,每期10天 。粗算下来借款年利率超过300% 。”小梅说 。
来自上海的小谢也有类似经历 。2019年以来,他多次在小花旅行App上借款,几乎每次都要求购买约占借款金额30%的“超值厦门五日游”旅游代金券 。“例如,前期借3000元,买了900元的券,实际到账只有2100元 。”
采访人员了解到,随着监管趋严,如今各个网贷平台套路越来越隐蔽 。除了会员费、违约保险、旅游券,还有的以管理费、服务费等各种名义扣除借款人的费用 。
“挖窟窿”“擦边球”,维权路上困难重重
借钱过程中,稍不留意就进了“坑”,但维权却不容易 。
在某投诉平台,投诉同程旗下提钱游产品捆绑会员消费、变相收取“砍头息”的帖子超过百条 。但同程的官方回复却为“提钱游确保在法律法规及协议允许的范围内收费,平台相关业务均符合相关规定,是合法合规的经营” 。
“借完钱才发现,平台和实际放款方不是一家公司,维权只能被‘踢皮球’ 。”小谢觉得,有的网贷平台精心设计好了“窟窿”,就等着借款人“往里跳” 。
广东的廖女士反映,她在惠花钱App借款时被搭售多份华泰保险产品,“但给惠花钱和华泰保险打了无数次电话,双方就没一个肯退钱” 。
采访人员发现,有的网贷平台在App条款里就埋下了推责“伏笔”:“如您与平台合作方(实际放款方)之间发生纠纷,由您与平台方自行解决”,但实际发生纠纷时,借款人想要找到放款方就很不容易 。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指出,如果不能证明平台方和实际放款方之间对“雁过拔毛”的收益存在分成关系,很难判定搭售属于“砍头息”或“断头贷”,相关纠纷更容易被看作搭售问题引发的合同纠纷,维权难度较大 。
采访人员还发现,有的网贷平台为了避免被维权,频繁更换“马甲”,加大借款人维权难度 。如被多位网友投诉的点点金融App就长期处在闪退无法打开状态 。多位借款人表示,因为不能按时还款被迫记入征信系统,或难以保存借款和还款记录用以维权 。
网贷平台转型需“堵偏门、开正门”
当前,部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正向小额贷款公司转型 。专家认为,需警惕转型中的网贷平台“搞变通”,对借贷者收“过路费”,应持续提高平台合规审慎经营能力 。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不规范、不合法网贷平台的清理整顿力度,加快市场出清;同时,应当鼓励商业银行、正规消费金融公司提供更多规范、合法的互联网贷款产品,更好地满足借贷者的需求 。
推荐阅读
- 安全|网贷诈骗频频得手,警方紧急提醒
- 新浪科技综合■互联网贷款监管尘埃落定 银行加码业务整改新浪科技综合2020-07-20 10:36:460阅
- 「澎湃新闻」互联网贷款新规落地:强化助贷行业马太效应澎湃新闻2020-07-20 08:03:400阅
- 贷款|推动互联网贷款良性创新
- 助推|互联网贷款新规落地:强化助贷行业马太效应,助推轻资本模式
- 小张|如果即将结婚的情侣,一方欠了信用卡或网贷,另一方应该帮忙还吗!
- 开通|我把你当兄弟 你却想偷我钱?男子用朋友手机开通网贷盗刷7万多元
- 发现|33岁亿万富豪在纽约遭砍头肢解,妹妹目睹现场诡异没血迹
- 银行|银行网贷管理新规落地 严禁用于投资房产或股票等
- 家里人|我网贷的遭遇,好让大家真实看清网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