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网|发现产品技术问题!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推迟
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临射前测试过程中 , 发现产品技术问题 , 发射任务推迟 , 发射时间待定 。 ????
文章图片
此前消息:
发射窗口确定!杨长风讲述北斗幕后传奇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消息 , 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窗口定为6月16日10时11分至10时50分 , 瞄准窗口前沿实施发射 。
航天测量船做好准备 。
地面测控系统做好准备 。
“梦想无止境 , 我们的北斗也无止境”
我国北斗系统用20多年时间走过了国外卫星导航系统40年的发展道路 , 创造了世界卫星导航发展的奇迹 。
回首来路 , 却充满艰辛 。
导航卫星发射上天的前提是要有合法的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 , 这是世界各国必争的宝贵资源 。
2000年4月17日 , 我国在国际电信联盟组织争取到了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 , 按规定必须要在7年有效期内发射卫星并成功收到信号 。
“北斗立项是2004年 , 也就是说 , 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3年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说 , “发射一颗星 , 一般来说要5年 , 3年时间实际上是很难的 。 ”
然而 , 为了抢占来之不易的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 , 北斗团队只能夜以继日 , 赶在2007年4月初进入到发射阶段 。
2007年4月初 ,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我国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
“当时 , 这颗星已经伴随着火箭进入我们的发射塔架等待发射了 , 却突然发现卫星的应答机这个部件出现了异常 。 为了不让卫星带着问题上天 , 我们重新打开了我们的整流罩 。 ”杨长风回忆 。
时间紧迫 , 北斗人72小时没有合眼 , 及时排除了隐患 。
终于 , 2007年4月14日凌晨4时11分 , 火箭成功发射 , 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 于4月17日晚上8时许传回信号 。
此时 , 距离国际电联的“七年之限”只剩不到4个小时 。
“接到这个信号以后 , 大家激动得要命 , 都眼泪都出来了 。 ”杨长风说 , 通过努力 , 终于把我们的轨道频率资源给保住了 。
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背水一战” , 北斗系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 “到2035年 , 我们还将建设一个更加泛在的、更加融合的、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 , 这就是我们宏伟的一个目标 。 ”杨长风说 。
延伸阅读:
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制 , 北斗系统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 。 为什么在有了公开的GPS、格洛纳斯等导航系统之后 , 还要花费巨大的代价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呢?建设一个导航系统又难在哪?
文章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因为卫星导航系统实际上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一个基础 , 实际上是给你提供时间和位置基准的 。 而在我们生活中 , 有人统计过信息的80%以上这些信息都和位置、时间相关 , 所以就这个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
无论是GPS还是其他的导航系统 , 都可以随时将信号关闭 。 因此 , 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极为重要 。 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并不在少数 , 但是能够自主研制一个卫星导航系统的却少之又少 。 专家介绍 , 作为一个由数十颗卫星组成的天地一体的系统工程 , 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技术状态的控制、卫星之间协同、信号的一致性等方面都带来了跨越性的挑战 。 同时 , 对于系统的自主可控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郑晋军:如果你没有自主可控 , 核心的东西是在国外在别人手里 , 你建到一半或者刚建成想运行维护的时候 , 别人卡住你了 , 你这个系统就没有办法长期维持 。 所以说对于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种多颗星座长期稳定运行的系统来说 , 那么它的自主可控的挑战就非常大 。
推荐阅读
- 北晚新视觉网|我没有,德媒一句话让黄之锋急了!立刻连发四推:不是我
- 北晚新视觉网|中使馆回应,加拿大宣布中止与香港引渡条约
- 北晚新视觉网|印度千万粉丝大V吐苦水:没有中国APP将失去收入来源
- 北晚新视觉网|中国都将奉陪,美愿就香港摊多少牌
- 北晚新视觉网|美国却对印度一点不客气,关键时刻
- 北晚新视觉网|旗上却写着不要,耍这把戏就不是港独了?,男子藏“港独”旗被捕
- 北晚新视觉网|像悬浮空中的陀螺,结构十分明显,波兰男子拍到罕见UFO清晰照
- 北晚新视觉网|国际刑警组织回应,伊朗向特朗普发逮捕令并请求协助
- 北晚新视觉网|赵立坚宣布:中方决定对美方部分涉港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 北晚新视觉网|年轻人感染是好事,彭斯大言不惭:美国35岁以下确诊病例不用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