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视|《三叉戟》带火“披荆斩棘的叔叔们”,导演刘海波解析中年大叔的“成团”秘籍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三叉戟》带火“披荆斩棘的叔叔们” , 导演刘海波解析中年大叔的“成团”秘籍
【江苏卫视|《三叉戟》带火“披荆斩棘的叔叔们”,导演刘海波解析中年大叔的“成团”秘籍】江苏卫视|《三叉戟》带火“披荆斩棘的叔叔们”,导演刘海波解析中年大叔的“成团”秘籍
本文插图

豆瓣开分8.3 , 知乎评分9.3 , 虎扑热值9.9 , 这是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精品公安剧《三叉戟》交出的答卷 。 凭借在剧中的精彩演绎 , 陈建斌、董勇、郝平组成的“中年男团”也成功出圈 , 老骥伏枥的他们被观众点赞为“披荆斩棘的叔叔” , 在社交平台上收获了一波又一波话题热度 。
实际上 , 《三叉戟》既不像《光荣时代》《重案六组》一般剧情紧凑、悬疑烧脑;也不如一些细分类型剧一样 , 有着极强的专业知识输出 , 能自带忠实拥趸 。 但它却从“人”的角度 , 为公安剧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 。 在《三叉戟》导演刘海波看来 , 这也许会是今后类型剧的发展趋势 , 因为“观众对作品形式的宽容度 , 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
江苏卫视|《三叉戟》带火“披荆斩棘的叔叔们”,导演刘海波解析中年大叔的“成团”秘籍
本文插图

谈剧本——
“首先是人 , 然后才是发生在人身上的事”
不同于以往的公安题材剧集 , 《三叉戟》重点着墨去塑造三个中年大叔的形象:拥有丰富办案经验 , 却只能在警保科修车、换灯泡的“大背头”崔铁军;身手矫捷、行动力超强却“下沉”到派出所的“大棍子”徐国柱;以及预审能力出众却“无心恋战” , 在电视台充当嘉宾顾问的“大喷头”潘江海 。
之所以有这样的设定 , 刘海波表示 , 一方面是为了呈现中年人最真实的生活、工作状态 。 “三个加起来快150岁的中年警察 , 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身手敏捷 , 惊世骇俗的老黄历也是过去式了 。 要让观众接受和理解他们 , 就不能像其他类型剧那样 , 把重点放在事件铺陈上 。 ”刘海波表示 。 另一方面 , 也是为了通过当下的力不从心勾连出当年的青春热血 , 给观众提供更多的关于时间和生命的感悟 。 “首先得有人 , 然后才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 。 他们也年轻过啊 , 这些现实和回忆的延伸 , 也是我们想在这个戏里表达的 。 ”
既然是写“人” , 那么细节处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 在刘海波看来 , 这也是《三叉戟》在创作过程中区别于同类剧集最大的难点 。 “我们在处理细节上花了更多的精力 , 在构思这三个人物的时候 , 希望他们尽可能接近生活本来的面貌 , 于是就会给他们设计一些不完美的小特点 。 ”也正是得益于这些“小特点” , 三位中年大叔的形象才愈发丰满立体起来 。
比如 , 崔铁军随手带着一个保温杯 , 刚出场时 , 这是一种上了年纪的符号 。 但是 , 随着剧集的发展 , 一个保温杯其实可以表达很多内心状态 , 更可以看作是“大背头”内心情绪的一个释放窗口 。 再比如潘江海身上会有一些市井气 , 于是他的台词中才经常出现“把油钱给我报销了”、“铁公鸡一毛不拔”等 。 还有徐国柱 , 脾气火爆的他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去他大脚指头的” , 既符合人物个性 , 又为剧集增添了喜剧效果 。 “用戏剧化的方式来表现老态 , 观众在笑过之后 , 可能会留下更多东西 。 ”刘海波说道 。
江苏卫视|《三叉戟》带火“披荆斩棘的叔叔们”,导演刘海波解析中年大叔的“成团”秘籍
本文插图

谈演员——
“陈建斌的表演是做减法 , 每个动作都刚刚好”
在《三叉戟》这样一个重“人物”的类型剧中 , 选角的好坏 , 则将直接决定整部剧的成败 。 从这点来看 , 刘海波和他的《三叉戟》可谓赢在了起跑线上 。
剧中 , 陈建斌时而本色出演“陈三岁” , 时而又是“三叉戟”中的智慧担当 , 常常表面上不动声色 , 内心已然翻江倒海 。 在刘海波看来 , 这便是陈建斌演技的高明之处 。 “他的表演是做减法 , 往往一个眼神 , 一个动作 , 都刚刚好 。 但其实这种刚刚好的状态 , 是他琢磨了很久的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