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之声|湖北首例新冠肺移植患者站起来了( 二 )


治疗期间 , 崔志强核酸检测多次呈阴性 , 已是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 。 进一步的CT检查发现 , 新冠肺炎已导致他的双肺出现不可逆的肺纤维化、呼吸衰竭 , 他始终无法脱离呼吸机和ECMO辅助 , 生命危在旦夕 。
4月17日 , 崔瑛接到东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晨亮的电话 。 她忐忑不安地接通电话 , 却是意外的惊喜:周晨亮告诉她 , 崔志强通过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肺移植专家组的综合评估 , “问我们家属同不同意给他做肺移植” 。
事后崔瑛才知道 , 这是驻扎武汉的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落实“应治尽治” , 对像崔志强这样新冠肺炎已经康复、但肺部出现不可逆的肺纤维化患者实施救治的“最后一搏” 。 “9个上了ECMO的病人 , 只有2个人符合肺移植标准 。 爸爸很幸运 , 我们家也很幸运 。 ”
4月18号 , 崔瑛来到东院 , 国家肺移植专家组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林慧庆教授与她详细沟通后 , 她签署了器官移植知情同意书 , 然后开始了揪心的等待 。 4月20号下午 , 听说等到了合适的供体肺源 , 崔瑛赶到东院 。 一直在东院门口守候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 , 看到许多疲惫不堪但精神振奋的医生离开 , 崔瑛知道 , 手术成功了 , 爸爸有救了!
事后崔瑛才知道 , 父亲崔志强接受的是湖北首例新冠肺炎核酸转阴者终末期肺移植手术 。 林慧庆教授等参与移植手术的20多位医护人员在负压手术室间 , 全程穿着隔离防护服、戴着正压头罩奋战了6个小时 。
好消息不断传来:2天后 , 崔志强成功撤下了辅助他呼吸62天的ECMO 。 4月27日 , 拔除左侧胸管;28日 , 拔除右侧胸管;5月1日 , 拔除尿管、PICC管;5月4日 , 崔志强开始尝试靠坐 , 开始坐位平衡训练……
湖北之声|湖北首例新冠肺移植患者站起来了
文章图片
医护给崔志强理发
病床上的崔志强 , 提笔写下“感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 。 这个原本开设30张病床的病区 , 目前只收治着崔志强一名患者 。 10多名医护轮流值守 , 24小时守护着来之不易的生命 。
崔志强术后主管医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李光副教授介绍 , 经过50多天的磨合 , 移植肺已经完全适应了崔志强的身体 , 他的氧合指数已经达到380以上 , 达到了正常人的肺功能了 。 不过由于褥疮、肌力不足以及其它基础疾病 , 崔志强目前仍在康复当中 。
除了常规治疗 , 每天上午和下午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康复科汪军民教授等组成的康复团队 , 为崔志强制定包括感觉听觉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本体感觉刺激、关节活动训练 , 以及穴位点按、音乐疗法在内的一系列周密的康复计划 , 帮助他术后加速康复 。 医院还调配了一张专门用来站立训练的床 , 一个多月后 , 崔志强的肌力恢复从原先的0级 , 慢慢恢复到3-4级 , 他可以尝试着自主站立 。
康复中的崔志强 , 最爱回忆老武汉的“烟火气” 。 有一天 , 在大口品尝了自己最爱的西瓜后 , 崔志强饶有兴致地告诉医护人员 , 自己平时不抽烟喝酒 , “不爱山珍海味” , 爱吃水果爱喝茶 , “最喜欢吃的是花楼街的牛杂粉、糯米鸡、汤圆 , 还有武昌的余氏糊汤粉 , 生病之前我经常跑到武昌来吃 。 ”
5月上旬 , 崔瑛在时隔3个月后 , 终于再次亲眼见到父亲 。 看着父亲一天天好起来 , 她满心欢喜 。 “爸爸现在最喜欢的事就是和外孙视频 , 每次通话都容光焕发 , 有说不完的话 。 ”崔瑛感激地说 , 从父亲2月份入院到现在 , 医疗费已经用了300多万 , “家里没有出一分钱 , 都是国家和医院在支付 。 ”
湖北之声|湖北首例新冠肺移植患者站起来了
文章图片
崔志强写下的“感谢”
6月12日早上 , 崔志强找医护人员要来了笔和纸 , 提笔写下了“感谢”两个字 , 并郑重署上自己的名字 , “感谢国家 , 感谢医护人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