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R7 4800H+RX5500M“全A”组合首测 微星Bravo( 四 )


印象比较深的是吃鸡 , 之前1660ti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准 , 供参考 , 总体来说RX5500M性能算达到了我本来的预期 。 目前少部分情况会出现跟核显识别切换的问题 , 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要么手动设置 , 要么就等后续软件或者驱动的持续优化了 。
120Hz刷新率屏幕Bravo17采用了一块17.3英寸 1080P的IPS屏幕 , 拥有120Hz刷新率 , 前面我也说了 , 屏幕也属于典型的三面窄边框范畴 , 所以有机会看到实物的话 , 实际屏幕观感未必会让你失望 。 而受益采用RX5500M的组合 , 所以同时也支持FreeSync防撕裂技术 , 对于实际游戏画面感受提升来说是有一定程度帮助的 。
屏幕最大的开合角 , 不能180°平放 , 但开合角也比较大了
支持FreeSync Premium 技术 对游戏党来说挺实用
实际测试也验证了我一开始的观感 , 确实这块屏幕除了色域覆盖比较遗憾以外 , 其它部分表现其实都不错 , 甚至默认未校色的情况下色准都控制不错
拍摄了一些实际屏显效果供参考 , 拍摄画面设置尽量还原我肉眼看到的实际观感 , 因为机型定位所以这边以游戏画面为主 。
7热管的散热配置如果说屏幕的色域略有遗憾的话 , 散热规格可以算是这机子的优点之一 。 Bravo17散热部分采用了双风扇7热管的规格 , 除了CPU、GPU核心以外 , 针对显存、供电都有热管连接来导热 , 拆机之后内部散热规格颇为养眼 。
可升级空间部分 , 保留了双内存插槽 , 然后一个M.2插槽跟预留一个2.5寸位置的设定 , 当然个人还是觉得改成双M.2插槽应付未来会更好 。 自带的无线网卡也是支持WIFI6的AX200 , 这点倒挺好 。
那么实际这套散热方案对付锐龙7 4800H+RX5500M效果怎样?目前测试的最新的BIOS版本下 , Bravo17 的功耗墙实际是以温度为基准 , CPU温度墙在95摄氏度 , 日常不做优化的情况下CPU单烤最高可以达到95摄氏度 , 然后45W功耗 , 也算符合AMD标称功耗 , 而RX5500M功耗也控制在温度80左右、功耗80W左右的范围 。 整机的功耗性能释放完全符合AMD标称规格 , 反馈到日常应用中 , 就是大部分情况下性能释放不错 , 而且温度、噪音控制也得当 。
后面我也测试了下在优化散热之后(实际就是加了一个主动散热底座)的效果 , 加了主动散热底座之后 , 性能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 差不多就是给CPU多了5W左右的功耗上限 , 双烤的时候显卡也可以维持更低的温度及更高的功耗 , 所以选用Bravo的朋友 , 到手之后可以给这机子添置一个散热底座 , 对应也会回馈给你更好的性能表现 。
续航部分 , 内置的三芯电池容量是51Whr , 所以实测续航大概在3小时左右 , 对一台高性能游戏本 , 这个表现也算正常 。
关于微星勇者 Bravo17的优缺点对于R7 4800H的表现 , 其实本次是没什么期待 , 因为大家的口碑足以说明产品的表现反馈 ,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 在这价位 , R7 4800H真的只能说“舍我其谁” 。 所以本次比较好奇的点就是RX5500M的表现 , 跟微星勇者 Bravo17这代名字略带“中二”属性的产品表现了 。 个人日常用卡就是同为7nm RDNA架构的RX5700XT而移动版RX5500M的表现也算符合我的性能预期 , 跟移动版GTX1660这级别的卡性能差不多 , 互有胜负 , 而受益一些专业软件的支持后 , 在除了游戏以外的专业应用上面加成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 而且同为AMD的组合 , 也可能会增加其它的玩法 , 这边不方便扩展说明 , 以后有机会再测试分享 。
而关于微星勇者 Bravo17 , 这台机子让我有点小意外 , 除了它是市面少有的“全A机型”以外整机性能释放、功能设定其实都比较均衡 , 售价也不高 , 唯一的遗憾可能只有屏幕色域 , 而最大的意外就是这么一台高性能本 , 重量控制如此出色 , 而厂商居然没当作核心或者主要卖点 , 真的是太神奇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