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颜:明亡亡于天启?你可以同情崇祯,但不要低估了那个木匠的智慧( 三 )


天启皇帝虽然忙于加工木器 , 但也一直密切关注着辽东的局势 。 因为他知道 , 这是关系到帝国生死存亡的大事 。
在他的领导下 , 大明准备了两件利器对付后金:一是关宁锦防线 , 一是皮岛的毛文龙(大明东江镇总兵) 。
肇始于孙承宗的关宁锦防线 , 采取坚城固守的策略(后期在袁崇焕手里变成了积极防守、稳步推进) , 常常让后金的劫掠无功而返 , 在其不擅长的攻城战中消耗掉军事力量 。
而以皮岛为根据地的毛文龙 , 则不断趁后金军主力伐明之机 , 深入后金腹地袭扰 , 逐渐成其心腹之大患 , 后金方面必欲除之而后快 。

“毛文龙之患 , 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 , 则奸叛一日不息 , 良民一日不宁 。 ”
可以说 , 毛文龙之于大明的辽东战略 , 犹如水之于鱼 , 不可或缺 。
所以 , 天启年间 , 明朝一直都在辽东权力制衡上向东江镇倾斜 , 甚至赐了毛文龙一把尚方宝剑 , 以确保他不会受制于辽东总兵 。
事实证明 , 天启朝的辽东战略 , 是成功的 。 后金的发展势头 , 受到了有效的遏制 。
然而 , 不幸的是 , 这个高明的布局 , 最后毁于袁崇焕之手 。
袁崇焕
袁崇焕这个人 , 带兵打仗虽然有一套 , 但却过于刚愎自用 。 而且他还有个特点 , 喜欢忽悠领导 。
比如 , 在崇祯平台召见的时候 , 这位仁兄就轻许了“五年平辽”的诺言 。
这明显是欺负领导不熟悉业务 , 信口胡说 , 辽东是不可能在5年内平定的 。
事实上 , 几年前 , 他在天启哪儿 , 也有过类似的表态 , 宣称自己可以轻松搞定后金 。
不过那一次 , 他栽了跟斗 , 挨了老大的批评 。
因为天启虽然看似漫不经心 , 实际上却对辽东的局势了如指掌 。
他知道 , 解决后金的问题 , 非旦夕之功 , 是急不得的 。
然而崇祯皇帝明显缺少哥哥的智慧 , 他相信了袁崇焕 , 大力支持他的平辽方略 。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 最重要的是 , 要权给权 。
督师蓟辽之后不久 , 袁崇焕就用御赐的尚方宝剑 , 擅自杀掉东江镇总兵毛文龙 , 毁了天启年间经营多年的战略布局 。
失去了毛文龙这个重要的牵制点 , 辽东局势急转直下 。
因为后金这回彻底没了回顾之忧 , 可以放开手脚 , 长途奔袭大明的后方了 。
两次北京之围 ,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 袁崇焕自己也最终死在了北京之围上 。
另一方面 , 为了支持袁崇焕积极进攻的战略 , 朝廷不得不追加巨额粮饷 。 这给明帝国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 引发一系列恶性循环 , 为大明王朝的最终覆灭埋下了伏笔 。
比如 , 崇祯为了压缩财政支出 , 决定裁撤公务员 , 这其中就有各地驿站的驿卒 。
结果这一裁 , 就裁出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 李自成 。
李自成原是陕西的一名驿卒 , 失业后加入了到造反大军之中 。 后来他攻入北京 , 逼得崇祯上吊殉国 , 终结了明帝国的王朝正朔 。
而崇祯帝之所以要裁员 , 一方面是由于辽东开支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出了问题 。
朱由检同志一上台就雷厉风行 , 解决了魏忠贤和他的阉党 。
这一举动自然是获得了一片赞誉之声 , “鸟生鱼汤\"之声不绝于耳 。
但是 , 问题很快就来了 。
朝廷 , 没钱了!
以前魏忠贤在的时候 , 虽然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 像个江湖帮会 。 但是他知道 , 自己必须给皇帝办好差事 , 而搞钱 , 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
魏忠贤出身穷苦 , 他知道穷人家底薄 , 早已不堪重负 , 不能打他们的主意 。
所以 , 他征税、收钱的目标 , 主要是地主士绅和商人阶层 。 收上来的钱虽然没有多少富余 , 但总算还能维持国家正常的周转 。
魏忠贤倒了之后 , 朝廷很快就穷得底朝天了 。 很多时候就连士兵的军饷都发不出 , 辽东甚至为此还发生了兵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