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粉丝集资为何总摊上糊涂账?,“你一票我一票”背后
最近 , 《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少年之名》先后引发热潮 。 为了送喜欢的偶像成团 , 粉丝们铆足干劲 , 除了投票助力 , 还花钱“氪金” 。 在某饭圈交易平台上 , 偶像选秀的粉丝集资已呈霸屏之势 。
所谓“你一票我一票 , 爱豆明天就出道” , 然而 , 随着粉丝集资增多 , 账目不明、“集资倒灌” , 甚至携款跑路等问题也不断涌现 。
文章图片
资料图:北京站“2016宋仲基亚洲巡回粉丝见面会” 。 采访人员 刘关关 摄 图文无关
追星一定要花钱?
为偶像花钱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 早在2005年 , 《超级女声》就曾引发全民投票热潮 。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固定电话来进行投票 , 每条短信收费从0.5元到3元不等 , 每个号码最多投15票 , 每次比赛结束后 , 选手票数清零 。 据媒体预计 , 光短信投票一项《超级女声》的收入就达上千万元 。
文章图片
《超级女声》海报
也是从那时起 , “追星族”开始引发社会关注 , 他们除了在贴吧、QQ、论坛上传播信息 , 还在线下举行拉票活动 , 动员路人投票 。
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 , 以及日韩偶像产业的影响 , 零散的粉丝形成有组织、有分工的群体 , 官方后援会、粉丝站子等应运而生 。 追星不再是一个人的孤独 , 而成为一群人的狂欢 。
文章图片
资料图:采访人员 刘关关 摄 图文无关
追星的方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 , 粉丝们除了支持作品、购买周边产品 , 还可以刷数据、反黑、做应援、拍摄图片视频、做公益、买杂志、买代言产品等 。 不仅要花费精力 , 还要投入真金白银 。
与以往不同的是 , “追星一定要花钱”似乎已成为很多粉丝的共识 。 有粉丝曾揭示饭圈的隐形“鄙视链”:“出图的前线瞧不起屏幕饭 , 屏幕饭里拼销量的瞧不起不出钱白看图的 。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 , 当下的粉丝群体已经将资本和市场的逻辑内化 。
文章图片
微博截图
应援一定要集资?
粉丝们的这种心理 , 也给集资提供了土壤 。 “一人一票”的选秀早已过时 , 饭圈有组织的输出成为常态 。 每个人出几十块到上千块不等 , 积少成多 , 粉丝称为“集中资金办大事” , 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利益最大化 。
近年来 , 偶像选秀集中爆发 , 粉丝集资也逐渐升温 。 据媒体报道 , 数据显示 , 《创造101》总决赛的22名选手中 , 有9名选手的粉丝集资金额超过百万元 , 截至决赛当日 , 其公开集资总额超4000万元 。 孟美岐更是打破单人粉丝集资纪录 , 集资高达1200万元 。 《偶像练习生》热播期间 , 前20名练习生的粉丝在单一平台上的集资额也达1300万元 。
刚结束的《青春有你2》中 , 获得第一名的刘雨昕 , 其粉丝后援会曾在某交易平台发起多次集资 , 金额最高的一次达167.8万元 。
文章图片
交易平台截图
为了激励粉丝的集资热情 , 饭圈还发明了独特的方式 , 譬如插旗、拔旗、battle等 。
插旗 , 就是某位粉丝向其他粉丝承诺 , 当集资金额或参与人数达到某个目标时 , 便会追加一定金额 。 而拔旗则是达到目标后 , 该粉丝则兑现承诺 。
推荐阅读
- IT新经济|动画内容开发公司融资2000万 旗下IP粉丝过千万 全网播放量突破数十亿
- 中新网|科创板一周年:“筑巢引凤”为企业注入“资本活水”
- 中新网|事关2.9亿人!这里有一份不用出门的求职攻略→
- 中新网|联合国报告:后疫情复苏计划应包括改善全球制冷系统
- 中新网|银行网贷新规落地!贷款炒股、买房?违规
- AI财经社|这金融平台非法集资超50亿,创始人被判无期,实际损失超16亿
- 青年|RNG输给IG之后,XLB再次被粉丝吐槽:好好练习一下惩戒抢龙
- 中新网|借呗和微粒贷借钱不得超20万? 答案来了
- 中新网|这些赚钱新机会,“拍了拍”你!
- 中新网|A股本周上演“过山车”,沪指周线“四连阳”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