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别天天吹中芯国际了,我脸都红了


因为华为 , 最近中芯国际被提及得太多太多 , 获得的资金和关注远远超过他的实力 , 中芯国际被认为是台积电的中国版本 。 其实这不是中芯国际第一次被国际关注 。
--中芯国际的苦难发展史
中芯国际|别天天吹中芯国际了,我脸都红了
本文插图



2000年4月 , 爱国人士张汝京带着300多位来自台湾和100多位来自美欧日韩等地的人才团队 , 加上陈立武先生、徐大麟博士等投资人的支持 , 与王阳元院士等人创办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不到四年时间 , 中芯国际拥有了4个8英寸厂、1个12英寸厂 , 速度史无前例 。
苏飞龙在《股权战争》一书中写道 , 一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要耗资数亿美元 , 一条12英寸生产线要耗资近10亿美元 , 更别说多条生产线同时开建了 。 中芯国际的投资规模 , 使其产能得以迅速进入全球半导体代工行业的前三甲 , 仅次于中国台湾的台积电及台联电 。
之后面临着台积电无止境的诉讼下 , 在这期间一次次赔偿 , 让公司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 2009年11月10日 , 中芯国际公告了与台积电的和解方案 , 包括向台积电支付2亿美元现金和10%的中芯国际股份 。 紧随其后又公告了张汝京因“个人原因”辞去执行董事、总裁、CEO等职务 。
之后 , 中芯国际之后的发展与台积电彻底拉开 , 台积电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芯片代工公司 , 中芯国际为了引进ASML困难重重 , 最终只买进了一台老版的ASML , 最高只能量产14nm进程的芯片 。
《股权战争》详细记载道 , 2000年4月 , 张汝京在开曼群岛设立“中芯国际” , 并以此为平台募集资金 , 再以外商投资的身份在上海设厂 。
首批投资人中 , 有来自美国的高盛、华登国际 , 有来自中国台湾的汉鼎亚太 , 有来自新加坡的祥峰投资 , 还有中国政府背景的上海实业、北大青鸟等等 。
中芯国际首期募资约10亿美元 , 募资完成后共计有16名股东 , 股权非常分散 , 即使是作为大股东的上海实业 , 也不过持股12%左右 , 而张汝京本人和团队的持股还不足4% 。
如今 , 截至2018年年末 , 中芯国际的第一大股东是国企大唐电信(17.06%) , 第二大股东是成立于2014年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15.82%) 。
相信大家看了中芯国际发展的历史 , 从2009年开始出线分水岭 , 发展完全受台积电的钳制 。 而股权设计上 , 早就是多方资本控制 , 从一开始 , 股权就比较分散 , 创始人变成了发起人 , 而不是企业控制人 。
到最近几年才由国企接盘 , 但是美国掐脖子的情况一直都在 , 特别是在ASML光刻机的引进上 。
--中芯国际有没有核心技术?
中芯国际只是一家芯片代工厂、是一家商业公司 , 而用于芯片制造的设备 , 中芯国际根本没有办法自己独立生产 , 国内产业链也供不上 , 主要的供应商是美国泛林半导体和应用材料 , 除此之外中芯国际也迫切需要ASML的光刻机设备 , 而这同样受限于美国的技术 。
中芯国际目前使用的部分技术 , 业务上离不开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MAT)、泛林集团(Lam Research)、以及相应的设计工具 , 这些都在美国新的出口管制范围之中 。
美国三大半导体设备提供商是AMAT(应用材料公司) , 泛林 , 科磊 。 其中AMAT的影响最大 , 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提供商 , 同时也是芯片巨头台积电最大的供应商 。 AMAT的产品覆盖了整个产业链 , 众多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包括PVD沉积设备(84.9%) , CMP设备(66%) , 离子注入设备(73%)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 此外泛林的刻蚀机市场占有率达到52.7% , 科磊的检测设备市场占有率达到70% 。
中芯国际|别天天吹中芯国际了,我脸都红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