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诸城市人民医院李玉金:刀尖上的舞者

听闻“刀尖上的舞者”很久了 , 一直想去采访 , 想去探寻 。 今天 , 我来到诸城市人民医院综合楼六楼东 。 穿过长长的走廊 , 来到医生值班室 。 一位中等身材 , 四方脸 , 眼镜也遮不住炯炯目光的医生早等在那儿了 。 经介绍得知 , 这位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神经外二科的李玉金主任 。 我的好奇心和采访欲望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
采访转入正题 , 两个陌生人正襟危坐 , 气氛尴尬起来 , “你看我 , 只会拿手术刀 , 不擅长说话 , 你想知道什么 , 随便问吧 。 ”李主任一句轻松自谦的话打破了沉闷也驱走了我的拘谨 。 我们的交流从神经外二科的诊疗范围开始聊起 。 李主任说 , 神经外二科主要的诊疗范围是颅脑创伤、脑出血、脑肿瘤、脑血管病、抽风等等 。 它是在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 , 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科学研究方法 , 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听着李主任的介绍 , 我恍然明白为啥见到他有种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 。 那年 , 我大爷遭遇车祸致脑外伤 , 是李主任亲自主刀才拣回一条命 。
陌上花|诸城市人民医院李玉金:刀尖上的舞者
文章图片
那年 , 年关将至 , 大爷骑着电动车 , 电动车踏板上放置着一盒鸡蛋和一盒刀鱼 , 去看望他的老朋友 , 过马路时被一辆闯红灯的车撞飞 , 头磕在路沿石上 , 当即昏死过去 。 大爷被快速送到人民医院 。 我们赶到医院时 , 大爷还昏迷着 , 静静地躺在重症监护室里 , 医生诊断为脑出血、脑挫裂伤 。 家里人持两种不同意见 , 一种是动手术 , 一种是不动手术、保守治疗 。 当时 , 家里人手足无措 , 拿不定主意 , 一次次地去咨询医生 , 医生不厌其烦地从专业角度分析两种方案的利弊 , 并且毫不避讳地告知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 正是因为医生的详细专业解答 , 让我们打消了疑虑 , 最终决定给大爷做开颅手术 。 手术后 , 大爷一直昏迷没有苏醒的迹象 。 家里人又担心甚至开始气馁 , 医生却一直没有放弃 , 指导我们科学护理、科学康复 。 堂哥打电话告知我大爷醒过来时 , 哽咽着好半天才把喜讯告知完 。 那个医生 , 应该就是李主任 。
我主动提起这件事 , 笑说自己是脸盲症 。 李主任听了 , 说:“我更盲 , 不但脸盲 , 还记忆盲 。 能治好别人脑子里的病 , 治不好自己的失忆症啊 。 ”说完爽朗的笑声就响了起来 。 李主任哪里是脸盲症 , 分明是治愈的病人太多了 , 哪能记得住每一位病患呢 。
陌上花|诸城市人民医院李玉金:刀尖上的舞者
文章图片
正说话间 , 李主任接到一个电话 。 从他意外的惊喜和寒暄中 , 大致猜出电话中的人是他久未谋面的老同学 , 应该是家中80岁的老父亲出现了很麻烦的病症:老父亲既没有呼吸道感染也没有五官科疾病 , 嗅觉却越来越不灵敏并伴随视觉逐渐减退模糊 。 这个电话李主任接了好久 。 放下电话 , 李主任面对窗外默默沉思 , 仿佛忘记了我的存在 。 思索了一会儿 , 他掏出手机拨电话 , 谈的应该还是刚才那个话题 。 他说 , 他怀疑老人得了颅内脑瘤 , 建议老人尽快进行检查 。
陌上花|诸城市人民医院李玉金:刀尖上的舞者
文章图片
几天后 , 再次来到人民医院 , 见到了上次电话中的老人 , 他刚刚从北京回到诸城 , 正如李主任所猜测的 , 北京的医院确诊老人罹患巨大颅内动脉瘤 。 只是 , 考虑到老人年纪太大 , 建议回家静养 。 临近中午 , 病房的走廊开始飘起饭菜香 , 老人却瞪着迷茫的双眼端坐床头发呆 , 对嗅觉不灵敏后味觉也一并不灵敏了 , 吃饭便索然无味 , 连最钟爱的烧肉和烧酒老人也丝毫提不起兴趣了 。 更不用说吃饭了 , 天天郁郁寡欢 , 视力也越来越差 , 形销骨立的样子让人心焦 。 “俺娘去世得早 , 对俺爹 , 俺得使全力尽孝 , 你得想想办法 。 ”老人的儿子——李主任的老同学撇着带乡音的京腔愁闷地说 。 李主任紧蹙着眉 , 像下了很大的决心 , 声音不高 , 却掷地有声:“老人的颅内巨大动脉瘤 , 就是颗隐形不定时炸弹 , 一旦破裂致死致残率很高 , 反正手术也有风险 , 你敢冒险俺就试试 。 ”“俺爹说 , 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 , 这个险俺冒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