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新技术GT|全域安全会是中国车企超越海外品牌的新战场吗?,原创

一直以来安全都是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极为重视的要素 , 从中汽研的C-NCAP再到如今大火的中保研CIASI , 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 但随着汽车产品和用户需求的发展 , 单纯的碰撞测试已经无法完全评估汽车的安全水准 。
新车新技术GT|全域安全会是中国车企超越海外品牌的新战场吗?,原创
文章图片
如今可以看到 , 除了传统的高强度车身外 , 中国车企在自动驾驶辅助上 , 长城早前已经量产推出能够长时间脱手脱脚 , 功能上非常趋近于L3级别自动驾驶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长安、广汽也宣布做好了L3级别自动驾驶的量产准备 , 法规一旦放开便可装车 。
车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新冠疫情 , 让车辆网络安全和车内环境安全成为了汽车安全新的组成部分 , 当下中国汽车产品安全不仅仅停留在硬件上 , 诸如网络安全、车内环境质量等都成为了汽车全域安全的新领域 。
新车新技术GT|全域安全会是中国车企超越海外品牌的新战场吗?,原创
文章图片
这种变化 , 让车辆的全域安全引起了主流车企广泛的关注与投入 , 相比于海外车企在动力总成、底盘技术等领域数十年的积累 , 中国车企在网络技术、车内安全领域的起步并不算晚 , 在部分细分领域对比海外车企还有着差异化的优势 , 这也就意味着 , 在全域安全或许能够成为中国车企实现对海外品牌超越的新战场 。
近期 , 长城推出了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 这项技术无疑是全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夏日的临近 , 当外界温度达到35°C时 , 阳光照射15分钟后 , 封闭车厢内的温度将升至65°C左右 。 高温环境中 , 被困车内的儿童会急速引发“热射病” , 危及生命安全 。 在过去的数年中 , 儿童被困车内导致窒息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 。
而长城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能够在车辆熄火后 , 所有车门均关闭、车锁上锁时 , 通过毫米波雷达对车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 默认工作期间内进行多次循环监测 , 计时截止且无生命体征则退出正常监测模式 。 计时期间若监测到生命体征 , 则会在30s内进行报警提示 , 同时持续循环监测 , 保证车内遗留生命体征的监测精度 。
新车新技术GT|全域安全会是中国车企超越海外品牌的新战场吗?,原创
文章图片
早前在奥迪的高端车型上 , 奥迪通过红外线感应实现相类似的功能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红外线探测容易受到温度影响 , 而长城选用毫米波雷达 , 可在-40℃~+85℃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 毫米波雷达的芯片可以有效利用静止物体消除算法等关键算法 , 剔除虚假目标干扰 , 有效分类出活体与其他物体 , 实现对车内生命体的有效监测 。
长城的车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不仅仅能够有效规避悲剧的发生 , 还将汽车安全延伸到了一个新的领域:过去的各种主/被动安全设计、配置主要针对于新车安全 , 而车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则覆盖的是停车后车内的安全 , 在汽车逐渐变成生活的第三空间时 , 对于停车时车内安全的监控必不可少 。
新车新技术GT|全域安全会是中国车企超越海外品牌的新战场吗?,原创
文章图片
更重要的是 , 这或许是未来汽车对于驾驶者监测的一个雏形 。 如果对于漫威电影有所了解就会知道 , 《美国队长2》中 , 神盾局长尼克·弗瑞的座驾能够快速对乘坐者的健康进行检测 , 甚至能够提供简单的治疗 。 那么长城的这种车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未来是否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 实现对于车内乘员身体状态的检测?
当然抛开这种未来的畅想 , 当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 每一项技术和配置的普及 , 都有可能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 正如上文所说 , 与长城相类似的功能往往会搭载在奥迪这样的豪华品牌上 , 这并不是一个现阶段能够在普通消费者群体中普及的功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