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闲客|究竟是军队的软弱无能还是北宋政府国策的失误,北宋军事的失败
导语
北宋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独树一帜的朝代 , 不仅表现在高度文明下的经济发达、文化灿烂、百姓安居乐业 , 也表现在对外军事的软弱无力 , 甚至是“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的耻辱 ,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 , 没有哪一个朝代的最高统治者被外族掳走 , 更没有哪一个王朝被外族逼得远走他乡 , 究其原因 , 从表面上看都是北宋王朝的军事软弱无能造成的 。
北宋军事的积弱其实早在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 五代十国是历史上最为典型的军阀割据时期 , 政权更迭频繁 , 靠的就是武 , 以武治立天下 , 正所谓“五代为国 , 兴亡以兵” , 这时候的军队已经成为了改朝换代的工具 。
文章图片
配图来自网络
我们都知道 , 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 , 因为手中握有兵权 , 在一个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机 , 发动了一场兵变 , 最终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 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梗” , 那就是一旦兵权外落 , 就会有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赵匡胤的出现 , 因此就有了“杯酒释兵权” , 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 , 把兵权收归中央 , 并派遣文官到地方任职 , 从根本上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 , 此后又将财权收归中央 , 彻底改变了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 为开创大宋王朝铺平了道路 。
文章图片
配图来自网络
那么 , 北宋军事失败的主要原因究竟是军队的软弱无能 , 还是国家层面的军事策略的失误?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北宋时期的军事政策
1、重文抑武
北宋统治阶级为了避免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 , 采取了“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 , 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 另一方面大力倡导“以文治国” , 重点发展经济、文化 , 使经济空前繁荣 , 特别是在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 。
文章图片
配图来自网络
宋太祖赵匡胤经历过五代的分裂局面 , 对于军事暴力进行专权更迭的现象感同身受 , 更是害怕这种悲剧在他的的王朝重演 , 于是就定下了“以文立国”的国策方针 , 并“重文抑武” , 在社会上形成了“万般皆下品 , 惟有读书高”的局面 , 崇尚文化 , 尊重读书人蔚然成风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尚武精神”被抑制和打压 , 民间更是产生了“好铁不捻钉 , 好男不当兵的”的说法;在朝廷上提高文臣和言官的政治地位 , 武官的地位被降低和限制 。
文章图片
配图来自网络
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军队在整个国家层面被边缘化 , 将帅心中满是怨气 , 更无为国效力之心 , 为战争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
2、将从中御
北宋的“将从中御”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对军权的掌控 , 这也就成为了军事失败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因素 , “将从中御”的规矩开始于宋太宗时期 , 每当发生战事 , 朝廷便往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锦囊妙计” , 遥控指挥战争 , 试想一下 , 朝廷远在千里之外 , 对战场的局面根本不了解 , 却偏偏要指挥打仗 , 结果可想而知 , 这个时候的“将在外 , 君命有所不授”的规则根本不起作用 , 因为这些将帅大多数都是文官和宦官 , 根本不懂打仗那些事 , 而恰恰朝廷的指挥为他们战争的失败找了一个天大的借口 。
文章图片
配图来自网络
“每事欲从中降诏 , 授以方略 , 或赐与镇图 , 依从则有未合宜 , 专断则是违上旨 。 ”
在这方面最为严重的要属宋太宗赵光义 , 他不懂指挥却非要逞能 , 自创了一种战法 , 叫“平戍万全阵” , 每逢战事必授此阵法图 , 并派监军督战 , 结果往往大败而归 , 真是天大的笑话 , 视战争如儿戏 , 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 。 此举严重限制了武将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临场发挥性 , 使战争的胜负之道变成了简单的执行命令听指挥 , 此举乃是军事上的一大退步 , 从主观上阻塞了战争的取胜之路 。
推荐阅读
- 畅享篮球生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刘备去世之前为何要说赵云不可重用
- 【乾隆】富察皇后因何而亡?三本史书共同揭开真相,凶手竟是她最亲之人
- 「李元霸」隋唐第一高手究竟是谁?李元霸还是罗松,这样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 小易嘉爱八卦|为何甄嬛三姐妹都神似纯元?竟是因为她!,甄嬛传:皇帝至死不知
- 袁载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曹操怎么死的?有人说他被神仙砍死的
- 小吴阅历史|真的可以日行800里,究竟是怎样实现的?,古人的“八百里加急”
- 排头军史|背后究竟是谁在打压他?,一代战将张飞在阆中被空置7年
- 『秦始皇』秦始皇的心腹为何全是姓“蒙”的?蒙家究竟是什么来头?
- 祎小姐的历史研究所|究竟是什么样,又如何影响整个历史发展?,动荡不安的五代十国
- 大花搞笑|竟是密宗佛教圣物,如今价值1个亿,李连杰佩戴的那串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