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业讲堂|为了钱他们能干出什么事呢?连官位都明码标价,宋朝皇帝普遍爱财

引言:
在中国古代 , 买官卖官之风盛行已久 , 这其中既有官方性的制度化卖官 , 也有私人性的盈利性卖官 。
而这两者之间在很多时候并无什么差别可言 。 在夏商周时期 , 由于官爵是世袭制的 , 所以并不存在卖官的可能性 。
而到了秦朝 , 为了充实国库 , 对外征战 , 秦始皇规定“百姓内粟千石 , 拜爵一级” 。
这大概是最早的官方卖官制度 。 也是由此官爵买卖成了朝廷急需用钱时的一种敛财手段 。
而一些朝廷大员看中了其中的巨额利益 , 也私下卖官 , 而且和官方所卖的虚衔不同 , 他们卖的往往都是实职 。
这就导致了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 官场腐败 , 官场混乱之风日益盛行 , 严重危害了朝廷统治 。
历史专业讲堂|为了钱他们能干出什么事呢?连官位都明码标价,宋朝皇帝普遍爱财
文章图片
宋朝疆域
而这一情况到了宋朝 , 又由于宋朝文官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宋朝后期财政紧张的原因 , 而日益炽盛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下这一情况到了宋朝又有什么不同吧 。 一、宋朝官爵买卖的的起源
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 出于对武将祸国的恐惧 , 宋朝大力发展文治 , 提高文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
而朝堂之上的文官又以科举入仕为荣 。 这些人自视甚高 , 称其他未参加科举而入仕的官员为“无出身” 。 这些“无出身”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买官而入仕的 。
在宋朝这些“无出身”官员也被称作“进纳官” 。 这是因为宋朝朝廷本身就设有买官制度 。
虽然叫法不同有“进纳授官、纳粟补官、入赀补官”等数十种称呼 , 但其实都是一回事 。
大多数时候这些官爵都不是实职 , 而卖官也只是朝廷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的权宜之计而已 。
据《宋史》记载 , 宋太祖设立的官职大多世袭五代 , 每传承一代减一等职级 。
历史专业讲堂|为了钱他们能干出什么事呢?连官位都明码标价,宋朝皇帝普遍爱财
文章图片
宋太宗
所以这时尚无买卖官爵的情况发生 。 而到了宋太宗的时候由于朝廷缺钱 。
宋太宗规定“一千石赐爵一级 , 而后每升一千旦便升一级 , 到五千旦便可特授予科举出身 , 到一万旦便可授予殿前低等文官 。 ”
这一举措开了宋朝官爵买卖的先河 , 虽是宋太宗一时的权宜之计 , 但是从这以后宋朝历代的官爵买卖越来越炽盛 , 直至流毒无穷 。 二、宋朝官方制度化的官爵买卖(一)、文官价格比武官高 , 也更吃香
在北宋前期到中期这一段时间内 , 官方所卖的官爵职位是有文武之分的 , 而且价格也不尽相同 。
文官的价格普遍要比武官高 , 也更受买官者的喜爱 。 这和当时宋朝的文治氛围是分不开的 。
不过朝廷虽然缺钱但也没有昏庸到买卖实职 。 据《宋会要》记载宋真宗景德时期 , 所出售的文官职位大都是主簿、县尉之类的寄禄官 , 而非实职差遣 。
历史专业讲堂|为了钱他们能干出什么事呢?连官位都明码标价,宋朝皇帝普遍爱财
文章图片
宋真宗
而其中职级最高的大理寺丞其实只相当于元丰改制后的从八品宣德郎 。 而这些官职虽然品级不高 , 但还是吃香的很 。
宋高宗时期 , 有正六品奉直大夫叶灼为其子叶均捐一万二千贯买官 , 有将仕郎戴公度献助军钱万缗 , 升为右从事郎 。
已故名将杨政的妻子崇国夫人献助钱引十五万道 , 为她的两个儿子杨厦、杨庥买官” 。
这些买官的人 , 大多是士大夫家庭或者武将家庭为了更进一步或是为了孩子出仕而买官 , 而其中最低的官爵也要一万二千贯 。
这是一个当时的底层人民积累几辈子都见不到的一个数字 。 可见当时文官官爵是有多贵 。
而相比文官 , 武官的价格就便宜许多 , 最低的无品级校尉只要数百贯就能买到 。
相比于价格最低的文官差出了数千贯的差价 , 不过文官最多只能买到从八品而武官能买到正八品 , 所以最高价其实是武官中的敦武郎 , 售价三万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