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计读书|自知者明”:了解别人只是聪明,了解自己才是大智慧,“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了解别人只是聪明 , 了解自己才是大智慧
文/无计读书
在先秦时期 , 郑武公和其妻子武姜有两个孩子 , 长子叫庄公 , 次子叫共叔段 。 武姜讨厌庄公而偏爱次子共叔段 , 所以想立共叔段为下一任国君 , 但武公因为继承者要遵从长幼顺序继位的古训所以一直不肯答应 。
等到庄公即位的时候 , 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一个叫“制邑”的地方 。 庄公因为“制邑”是个险要的兵家之地所以不肯答应 , 但是其他地方可以照办 , 于是封共叔段为京城太叔 , 掌管“京邑” 。
无计读书|自知者明”:了解别人只是聪明,了解自己才是大智慧,“知人者智
文章图片
共叔段被封到京邑后 , 一直在扩张势力 。 大夫祭仲听说了这件事很担忧 , 就对庄公进谏道:“如今共叔段的都城城墙都超过三百丈长了 , 违反了分都城墙不得超过国度城墙长度的规定 , 其想要反叛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了 , 要及早处置 , 别让祸根滋长蔓延 , 一旦滋长蔓延起来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了 。 ”
庄公却回答说:“他这样做不义的事情 , 必定会自己垮台 , 我们不用管它 。 ”
共叔段见哥哥庄公对自己不管不问 , 愈加嚣张跋扈 。 过了不久 , 把原来属于郑国西边和北边的城邑也偷偷划给自己 , 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 , 一直扩展到廪延 。 这时公子吕又对庄公说:“共叔段势力扩张了这么多 , 会得到更多的拥戴者的 , 我们现在再不做准备就不好了 。 ”
庄公此时还是说:“他做的事对君主不义 , 对兄长不亲 , 势力虽然扩大了 , 但是最终也会自己垮台的 。 ”
无计读书|自知者明”:了解别人只是聪明,了解自己才是大智慧,“知人者智
文章图片
终于 , 共叔段召集军马 , 准备要造反攻打国都了 , 还让也是庄公的母亲武姜开城门作为内应 。 庄公打听到这个消息 , 就说:“现在才是出击的好时机 。 ”于是派出了公子吕前去讨伐京邑 。
结果京邑的百姓知道国君要来讨伐共叔段 , 全部都反叛了共叔段 , 于是共叔段大败逃到鄢城 , 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 五月二十三日 , 太叔段逃到共国 。
无计读书|自知者明”:了解别人只是聪明,了解自己才是大智慧,“知人者智
文章图片
看完这个故事 , 相信大家多少都会有点感悟 , 也会有一些疑问 , 共叔段为什么会失败?庄公又为什么一直隐忍不发直到最后一刻才决定出兵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感悟和疑问 , 来细细盘点一下今天这个古代故事里透露出来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
一.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意思就是能了解他人是一种聪明 , 而能够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
故事中的共叔段显然缺少这种大智慧 , 甚至是连聪明都称不上 , 有的只是想当国君的野心而已 , 他的三点不自知导致了他的惨败:
无计读书|自知者明”:了解别人只是聪明,了解自己才是大智慧,“知人者智
文章图片
第一点:庄公其实一开始就在防备着他了 , 分给他京邑就是不想让他势力庞大 , 从而威胁自己 。 所以共叔段应该要明白自己一开始就已经处于被庄公盯着的下风 , 不应该在京邑中大肆招摇 。
第二点:庄公是明面上的一国之君 , 自己身为次子想要夺位是非常名不正言不顺的 。 因为当时还处于遵周礼的时期 , 所有人的行事都要遵循周礼仁义的约束 , 这样光天化日的筹集兵马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 。
第三点:没有了解自己真正的实力 。 在自己扩张土地的时候 , 就以为自己真的征服了所扩张的地方 , 拥有庞大的势力 , 这是错的 。
孟子曾说过“得人心者得天下” , 共叔段失败的直接原因看起来是京邑的百姓在庄公攻打过来的时候反叛了他 , 但是究其根本是因为他得到了土地 , 却没有得到民心 , 民心所向才是最重要的实力 。
无计读书|自知者明”:了解别人只是聪明,了解自己才是大智慧,“知人者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