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这个“殿堂”三年只入座了83个席位,随时担心被“后浪”取代


趣头条|这个“殿堂”三年只入座了83个席位,随时担心被“后浪”取代
本文插图

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上海需要的“四大品牌”?是政府部门说了算 , 还是交给市场自己决定?上海的答案是后者 。
6月9日 , 15家单位的15项产品或服务通过第三方认证 , 成为第三批“上海品牌” 。 这些各行各业的翘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 , 将为上海代言 , 为先进的服务、制造、购物和文化鼓与呼 。
“放手”让市场主导
长期以来 , 上海有不少品牌评选活动由政府部门主导 , 虽然能确保权威性 , 但独立性、专业性和社会认可度在逐渐降低 。
品牌究竟该由政府来评 , 还是由真正的市场主体来选?这些追问让政府部门反思 , 运作多年的各类品牌评选该“放手”了 。
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提出 , 要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 , 增强品牌价值评价的国际话语权 。 参照国际先进经验 , 政府部门退居幕后 , 把品牌价值评价交给专业第三方 , 是普遍且行之有效的做法 。
2015年起 , 上海开始寻觅专业第三方 , 包括瑞士通标、德国莱茵、法国必维等在内的全球业绩排行前10名的国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 携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国内权威认证机构、科研机构及协会 , 组成了上海品牌国际认证联盟 。
该联盟依照国际通行的合格评定方式 , 对自愿申请认证者进行认证 。 认证中 , 看重申请者是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否卓越、管理模式是否精细先进、是否形成了行业内领先的品牌效应、是否诚信经营、是否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和履行社会责任等 。
趣头条|这个“殿堂”三年只入座了83个席位,随时担心被“后浪”取代
本文插图

服务品牌数量激增
继2018年发布第一批53家获证企业以来 , 截至目前 , 上海共有79家单位的83项产品和服务通过“上海品牌”认证 。
最新一批“上海品牌”中 , 既有“老字号”的“高性能产品” , 也有新晋“网红” 。
上海凤凰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城市旅游用自行车由其自主研发 , 其产品材质、外观喷涂技术更凸显绿色环保理念 , 也推动了上游企业减少高能耗和污染排放 。 上海新丸商业运营有限公司则是“新秀” , 在“五五购物节”中销售业绩逆势爆发 。
在“上海品牌”和服务经济快速发展的催化下 , 处于初始孕育阶段的服务认证产业在上海加快了发展步伐 , 推动了服务认证逐步由“跟跑者” , 转为“并跑者” , 甚至“领跑者” 。
分析三批“上海品牌”可以发现 , 获得认证的服务比重越来越大 。 第一批“上海品牌”中 , 获得认证的服务数量仅占总量的34.6% , 第二批上升至56.3% , 第三批又上升了17个百分点 , 达到73.3% 。
趣头条|这个“殿堂”三年只入座了83个席位,随时担心被“后浪”取代
本文插图

第三批“上海品牌”
不及“后浪” , 就被取代
把品牌价值评价交给第三方认证机构 , 政府部门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做好监管和服务 。
“上海品牌”有望在即将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组团“吆喝” , 让全球都能听到并且记住上海“四大品牌”的代表 。 “上海品牌”将尝试和国内外一些认证机构或相关组织合作 , 实现品牌价值互认——通过认证的“上海品牌” , 其信用、资质等将在国内外的联盟城市或地区直接被认可 , 快速进入市场 , 抢占先机 。
趣头条|这个“殿堂”三年只入座了83个席位,随时担心被“后浪”取代
本文插图

扩大“上海品牌”影响力的同时 , 上海将加强对这些“金字招牌”的监管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透露 , “上海品牌”认证的立法工作正在推进中 。 近期 , 地方标准《“上海品牌”认证通用要求》有望启动修订 。 监管部门还将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上海品牌”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品牌”认证指导性目录》等配套文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