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紫荆说第十四期||《追风筝的人》:是小说,亦是历史( 三 )


阿米尔|紫荆说第十四期||《追风筝的人》:是小说,亦是历史
本文插图

信仰不同使得前者迫害和剥削后者 , 哈扎拉人似乎生来就低人一等 。 这也是哈桑被欺负的主要原因 , 因为种族不同 , 他从小就要遭受不公平待遇 。 以阿塞夫为首的一帮小混混在欺负哈桑时 , 轻蔑地称呼他:“他只是个哈扎拉人” 。
《追风筝的人》时间跨度很大 , 从1975年到2001年 , 在此期间 , 喀布尔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在电影中 , 喀布尔在七十年代初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 , 家禽、烤鱼、牛羊、刨冰、果蔬……市集上人来人往 , 热闹非凡 。 但这一切在1978年结束了 。
1978.4
在苏联支持下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了军事政变 , 推翻了前任政府 , 成立了民主共和国 。
1979.12
苏联派遣8万人的军队大举侵入阿富汗 , 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其他大城市 。
书中对于这两个历史事件 , 作者这样写道:
我们的生活方式 , 即使尚未全然终结 , 那也是苟延残喘 。 正式的终结是在1978年4月 , 其时政变发生 , 接着是1979年12月 , 俄国坦克在我和哈桑玩耍的街道上耀武扬威 , 给我的父老乡亲带来死亡 , 开启了如今仍未过去的、血流成河的时代 。这场阿富汗战争长达十年 , 导致大约100万阿富汗人死于战火 , 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 阿米尔和他的父亲正是其中一员 。
1981年 , 阿米尔跟随父亲离开故土 , 逃到美国 , 阿米尔在美国读完高中和大学 , 成为美国公民 。 而哈桑和留在喀布尔的同胞 , 远没有他们那么幸运 。
阿米尔|紫荆说第十四期||《追风筝的人》:是小说,亦是历史
本文插图

1995年 , 掌权后的塔利班在政治上施行独裁专制和政教合一的政策 , 经济上不顾国计民生问题 , 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 , 如女子要戴面纱、男子严禁刮胡子、严禁偶像崇拜等 。 他们歧视女性、仇视一切异教、残酷迫害哈扎拉人、抵制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 。 阿富汗在其统治下每况愈下、疾病横行、民不聊生 , 成为是当今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
在书中 , 作者回到阔别23年满目疮痍的家乡 , 曾经繁华的商业街雅德梅湾已经面目全非:
雅德梅湾已变成一座巨大的废墟 。 那些尚未被彻底摧毁的屋宇赤条条竖在那儿 , 屋顶破了大洞 。 墙壁嵌满火箭炮的弹片 。 整个街区已经化为瓦砾……我看见在那些犬牙交错的砖石废墟中 , 有座没有窗户的破房子 , 儿童在里面玩耍 。 自行车和骡车在孩子、流浪狗和一堆堆废物中穿梭 。 城市上方是灰蒙蒙的尘雾 , 河那边 , 一道青烟袅袅升上天空 。面对这一切 , 他的心情非常沉重:
一阵悲哀向我袭来 。 重返喀布尔 , 犹如去拜访一个多年未愈的老朋友 , 却发现他潦倒凄戚、无家可归、身无分文 。作为哈扎拉人 , 哈桑和他的妻子死在塔利班的枪管下 。 这时 , 阿塞夫已经变成了塔利班头目 , 他像当年对待哈桑一样残暴地对待哈桑的儿子 。
在民族危机和宗教冲突双重阴影下成长起来的儿童 , 童年是残缺不全的 。 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正是千千万万在苦难中的儿童的代表 。 从小被同龄人欺辱、长大后被塔利班头目玩弄 。 离开喀布尔又困难重重 。 绝望的索拉博竟然选择了自杀 , 幸运的是 , 阿米尔救回了死亡线上的索拉博 , 也使自己变成了如同父亲一样正直、勇敢的人 。
残酷的大环境不是网上的图片 , 不是历史书中的记录 , 它活生生地影响着每一个小人物的生活 。 《追风筝的人》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 将战争、宗教、种族等抽象重大的课题渗透进几个小人物的跌宕起伏的一生中 , 这是它的独特之处 , 也是它多年来畅销不衰的原因 。
更多精彩 , 请锁定《紫荆说》第十四期——《追风筝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