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盘活”一个业务中台?


业务中台未必要极度追求解耦 , 具体业务耦合程度取决于各方成本 。 本文以一个业务中台产品的角度分析如何“盘活”一个业务中台 。
|如何“盘活”一个业务中台?
本文插图

业务中台的积极意义
【|如何“盘活”一个业务中台?】一个中台项目的存在 , 必然要有它的积极意义:

  • 对公司全局:减少开发成本 , 提高研发效率 , 统一管理数据 , 为数据分析赋能
  • 对各个业务组:对于中台而言 , 业务组就是用户 , “Don’t make me think”+完美闭环是接入方最希望看到的
业务中台存在的问题
中台具有天生的区别于普通业务的特点 , 而捋清楚业务中台的特点能帮助更好的在场景下提炼架构 。
  • 影响面广:中台作为业务的基石 , 一旦出现问题 , 影响的是整个生产线 , 也因此 , 中台项目的质量监控应当极为严苛
  • 不可避免的二次开发:中台作为抽取各个业务组共性需求而形成的产品 , 难以做到迎合所有业务组的需求 , 在特殊场景下势必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 这也是造成推进困难的原因之一
  • 推进困难:业务组在接入中台时 , 首先会考虑到接入成本以及服务可靠性 , 如果接入成本不低 , 并需要花费大量沟通成本 , 而且还要承担服务不可控带来的风险 , 那么请问 , 为什么不自己实现一套呢?
  • 闭环问题:我从实践中发现 , 很难做到完美闭环 , 究其原因 , 一为以中台的角度确实很难考虑到所有场景情况 , 二为服务接入机制的不完善会导致闭环的失败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 质量监控:业务中台必须加强质量监控 , 并且做好兜底策略 , 尽量减少损失 。
  • 业务沉淀:中台既然是为了解决以前“SOA项目制”带来的问题 , 那么就应该拥抱变化 , 接受业务变化 , 并通过沉淀 , 打造一个高可用的中台服务 。 另一方面 , 多场景也能促进项目趋向于完美闭环 。
  • 完善的服务接入机制:如果业务线足够多 , 完善的接入机制就成了减少沟通成本的最好方法(开大会介绍产品没问题 , 但梳理接入方式?有一半的人能听进去就算我输) 。
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构建业务中台
自从“中台”的概念火了之后 , 感觉什么都在蹭它的热度 , 不论业务场景是否适合 , 稍微有一些聚合功能的产品架构都被冠以“中台”的头衔 , 甚至于还存在实现基本聚合功能之后的中台项目就迈入了冰封期(那为啥还搞中台 , 没有意义嘛!) 。
但却并非所有场景都适用 , 以下情况相对适用:
  • 多业务线且拥有共性需求 。
  • 集中管理数据 , 能为用户行为、用户习惯等数据分析进行赋能 。
综上所述 , 中小企业业务单一的场景下 , 执着于开发中台 , 只会消耗成本 , 毕竟 , 中台需要较大成本 , 接入方的接入也会耗费一些成本 。
案例分析——以挑战活动中台为例
以目前我所遇到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 试验之下主站的打卡挑战活动带来了不错的战绩 , 也因此吸引了业务组的入驻 。 为了提高研发效率 , 统一管理活动数据 , 提取需求构建中台迫在眉睫 。
对于挑战活动来说 , 主流程为:参与活动——累加次数——活动达成 。
首次架构设计及项目评审
彻底剥离业务关联 , 提供后台管理活动 , 提供两种活动模式 , 其余包括活动主流程均由业务组自行处理 。 至此 , 所谓的业务中台仅承担了一个数据管理的作用 。
项目评审时收集各方意见 , 也让我由构建者转变为使用者的视角看待这个产品 , 产品的弊端暴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