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师表和陈情表不流泪者几人
这里说的《出师表》 , 是指的前出师表 , 诸葛亮有前后两个出师表 , 本文指的是前出师表 。在成都武侯祠“三顾堂” , 有明人游俊所撰“两表酬三顾 , 一对足千秋”的一副对联 。联中的“两表”即前、后《出师表》 , “对”即著名的《隆中对》 。《隆中对》作于诸葛亮高卧襄阳隆中尚未接受刘备聘请之时;而前、后《出师表》 , 则写于成都 。诸葛亮不是文学家 , 但《出师表》特别是前《出师表》却成为千古流传的古文名篇 。 这是篇奏疏性的散文 , 类始于今日请示报告类的行政性公文 。建兴五年(227年) , 诸葛亮率军离成都 , 准备北伐 。 临出师前上疏后主刘禅 , 希望刘禅能继承大业 。文中 , 诸葛亮提出了用人唯贤、赏罚严明的治国方针 , 表达了尽忠竭智、兴复汉室的愿望 。《出师表》开头一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今天下三分 , 益州疲弊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 盖追先帝之殊遇 , 欲报之于陛下也 。 ”读之有音乐和诗的感觉 , 一气呵成 , 似从心中自然流淌而出 。全文质朴无华 , 自然流畅 , 情词恳切 , 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因此后人有“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的说法 , 也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情感表达方式的典范 , 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大抒情佳篇之一 。 文中许多句子与词语在广为流传之后成为成语或格言 , 因此在文学上有特殊的地位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出师一表真名世 , 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 , 是后世人们对诸葛亮及其《出师表》景仰之情的集中体现 。后《出师表》也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 但是否为诸葛亮所作一直存在争议 。 文中“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二句最为感人 , 堪称古文名句中的名句 。接着说《陈情表》 , 两个作者可以说是同时代人 。《陈情表》的作者为李密 , 是谯周的学生 , 当时谯周是蜀中著名的儒学大师、史学家、天文学家和教育家 。 李密却比他的老师在历史上的名声好多了 。 对于谯周的负面评价 , 即劝说刘禅放弃抵抗而投降司马昭的做法 , 很多人并不认可 , 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公元263年 , 司马昭灭蜀汉 , 蜀汉郎官李密在成都成了亡国之臣 。 公元265年 , 晋武帝为收买民心 , 向来新朝惯例 , 笼络名人入朝做官以装点门面 。 此刻就想请以孝著名的李密出来做官 。李密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 , 所谓“君辱臣死” , 以维持士大夫的气节 。 蜀国新亡此时不愿为司马昭做官 , 但为了保全性命 , 于是写了《陈情表》一文 。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 , 向皇帝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 。 该文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 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 ,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 , 影响深远 。 连当时晋武帝读后也不由得叹:“密不空有名也 。 ”文中的一些词句如“急于星火”、“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日薄西山 , 气息奄奄 , 人命危浅 , 朝不虑夕”等 , 直至今天人们还经常引用 。后人有“读《出师表》不留泪者必不忠 , 读《陈情表》不流泪者必不孝”的说法 , 将之与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 并称为中国文学史上三大抒情名篇 。我在初中时代就读过该两表 , 直至今日印象依然深刻 , 仍能全篇熟练背诵 。本文来自本人公众号
推荐阅读
- 为人师表,为何发飙?
- 如果你不能准确读出“掺挝”的读音...
- 老师没收到鲜花发飙,还知何谓为人师表吗
- 情感|陈情令:蓝湛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蓝曦臣的负重前行,看完意难平
- 青年|《陈情令之忘羡》52蓝湛疯狂寻魏婴,情绪险些失控
- 青年|陈情令:复活的魏无羡几乎被金光姚摧毁,幸运的是,这个出现了
- 情感|创造财富,驾驭财富,《陈情令》里的魏无羡有高招
- 情感|陈情令小辈23蓝思追和金凌,魏无羡更偏爱哪一个还是都喜欢
- 从李佳琦落户中读出了什么
- 青年|《陈情令》“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蓝思追需要感谢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