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教育是追求真善美,整天处在焦虑中怎么行

来源:解放日报■家长焦虑、学生焦虑、老师焦虑、校长焦虑 。 教育本来是追求真善美的事情 , 如果教育整天处在焦虑中 , 那怎么行■教育就是吃苦 , 你现在要吃苦啊 , 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 这实际是种误解 。 教育并不是现在吃苦 , 而是现在就要追求美好 , 让孩子精神放松 , 而不芒刺在背■教育当然要学习知识 , 记忆、理解 , 有一定练习 , 但苦中是有乐的 。 教育生活本身 , 就是一个追求美好的过程 。 这里头 , 就一定要渗透美育■娃娃接受教育 , 不该“人生识字忧患始” , 一定乐是陪伴的 , 引导他追求美好 , 否则丢了“完整的人” 。 情操陶冶非常重要 , 不能全在功利上 。 世上从来有有用之用 , 有无用之用 , 求知大量是前者 。 但有用之用离开了孩子的愉悦 , 离开了美的熏陶 , 真的是痛苦不堪的■“高铁那么先进 , 霸座那么落后 , 为什么?没有美啊 , 缺的是美育 。 ”——采访中的“于漪之问”于漪1929年2月生 , 江苏镇江人 ,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 。 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 , 坚持教文育人 , 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 。 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 , 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 , 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 2019年9月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电话里 , 她爽快地接受了采访 。 见面后 , 她畅谈了两个半小时 。 91岁的她近年身体一直不好 , 血压到过209 , 已长期谢绝采访 。 但她看重这次主题 , “从来没人从这个角度找我” 。预习:学校里的美育 , 请谁来谈找于漪 , 是误打误撞 。那天采访人员上门 , 于漪先请落座 , 随即步入里屋 , 拿出两张《解放日报》——前两篇“美育访谈录”版面说:“仔细看了前两位所谈 , 伍必端教授从艺术创作角度 , 黄豆豆从社会普及角度 , 我的角度 , 又不一样 。 ”的确 。 美育 , 事关立德树人 。 艺术创作、社会普及之外 , 学校 , 课堂 , 是国民教育与大众审美的从小培养场所、美育基本途径 , 基础性重要性不可替代 。 然而 , 请谁来谈?采访人员曾颇费思量 。艺术课程是美育重要组成部分 , 但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 。受伍必端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影响 , 采访人员在去年国庆70周年新中国首次授予这一荣誉称号时 , 想到了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民教育家”于漪 。不过 , 她教的是语文 , 会与美育有关联吗?一查 , 她教学一大特色 , 正是“非常自觉地追求审美境界” 。今年5月 , 采访人员试着拨通电话 , 自报家门 , 问候健康 , 说明来意 。 她听完在电话里就聊了起来 。备课:91岁于漪准备上一堂美育课她非常认真 。拿出两张《解放日报》后 , 她又拿出6本书刊给采访人员 , 十多枚书签从页缝探出头来 。 精心准备的这些材料 , 在她随后讲述中 , 或为背景 , 或为案例 , 在采访人员眼前次第展开 , 导入适时精准 , 讲来行云流水 。她多次说过的追求是:一堂课讲下来 , 就是一篇师生共同写就的优美散文 。采访人员准备的29个问题 , 全在自然而然中 , 已被涵盖回答了 。开讲:我为什么对美育“非常自觉”你打电话给我 , 我为什么马上就很高兴地接纳呢 , 因为一直在思考这个 。 我三十几岁被关注 , 报道确实很多 , 一般都聚焦在学科、班主任 。 近一二十年 , 我德育做得很多 。 人缺德就完了 , 针对“育分不育人 , 求学不读书” , 我提出“立民族精神之根 , 树爱国主义之魂” 。 我们培养的不是机器 , 教育是育人 , 分不代表人 。 不管什么考卷 , 考不出人的综合素质 。 人最后在社会发挥多大作用 , 归根到底跟综合素质非常有关 。 我早年被关注 , 就因为总觉得教育不是无情物 , 一定对孩子要满腔热情满腔爱 , 所以上课一大特点就是充满激情 。 基础教育阶段 , 孩子变化很大 , 我一直认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基础打得宽一点 , 以后可样样发展 。 前两篇写的老先生、黄豆豆 , 搞的是艺术 , 我搞教育 , 不一样 , 但探索教育的美、追求教育的美 , 是我整个教学里头非常自觉的一个思路 。为什么“非常自觉”?我学教育 , 受蔡元培先生影响 。 当时中国没自己固定的宗教 , 他以美育代宗教 。 人没信仰不行 , 一定要追求一样东西 。 他认为 , 美育的目的是陶冶活泼敏锐的性灵 , 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 。 我读后就觉得非常重要 , 美育是和智育、德育结合在一起 , 培养美好情操、健康人格的 。我就想到王国维 。 他最早从西方引进美育 , 认为美育是培养“完整的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 他说智力的理想是真 , 意志的理想是善 , 情操的理想是美 , 把教育和真善美联系起来 。 教育的事业是理想的事业 , 没有理想不要谈教育 , 我们从事的就是真善美 。 科学求真 , 离开了真 , 就虚假 , 虚假就丑恶 。 东施效颦不美 , 因为假 , 美一定是真的 。还有善 , 我们中国讲“上善若水” , 善是情操里头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 人性里头最最好的因子 。 善一定跟美联系在一起 。 东方文化思想如此 , 西方最早提出美学的学者 , 也说从自然的人到理想的人 , 桥梁就是美育 。 歌德、托尔斯泰都对美有很多论述 ,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也都讲美育重要 , 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 尤其是心灵深处” 。美本身就是生活 。 我们中国讲大千世界 , 大美无言 , 美是无处不在的 。 大自然美 , 社会上许多高尚的人、高尚的思想 , 朴素的、很深厚的人际关系 , 英雄的家国情结 , 也都是美 。 每位孩子、成人 , 都拥有丰富的美 , 也追求生活的美好 。 爱美是人的天性 , 追求美好是人们共同的目的 。 所以在教育中 , 美非常重要 。我追求的还一定是脚踏实地 。 多元文化 , 知识爆炸 , 人们自然而然地焦虑 , 家长焦虑、学生焦虑、老师焦虑、校长焦虑 。 教育本来是追求真善美的事情 , 社会要发展 , 一定要靠教育培养人 。 教育把人的个体发展跟人类整体命运结合起来 , 个体发展好了 , 国家、民族的整体命运才能长足进步 。 如果教育整天处在焦虑中 , 那怎么行 。我们现在有种精神层面的常态:教育就是吃苦 , 就是痛苦 , 死命地挣扎 。 你现在要吃苦啊 , 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 这实际是种误解 。 教育并不是现在吃苦 , 而是现在就要追求美好 , 让孩子精神放松 , 而不芒刺在背 。 教育当然要学习知识 , 记忆、理解 , 有一定练习 , 但苦中是有乐的 。 教育生活本身 , 就是一个追求美好的过程 。 这里头 , 就一定要渗透美育 。 娃娃接受教育 , 不该“人生识字忧患始” , 一定乐是陪伴的 , 引导他追求美好 , 否则丢了“完整的人” 。 情操陶冶非常重要 , 不能全在功利上 。 世上从来有有用之用 , 有无用之用 , 求知大量是前者 。 但有用之用离开了孩子的愉悦 , 离开了美的熏陶 , 真的是痛苦不堪的 。 一定要让孩子有愉悦感 , 觉得哎呀我今天怎么会懂了这个 , 这就好了呀 , 他就不以为苦了呀 。讲我教学艺术的很多 , 但为什么我会这样 , 就因为有这么一个思想 。案例:怎样用好“世上最美的语言”具体怎么做?带领孩子从美好的事物当中寻找美 , 来愉悦身心 。美好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 但大美无言 。 兰亭在那个地方很美 , 但没有王羲之去 , 就没有人的感受、人的认知 。 柳宗元讲过 , “美不自美 , 因人而彰” 。 我的学生都知道 , 我教他们 , 一定会引罗丹一句话:“对于人们的眼睛 , 不是缺少美 , 而是缺少发现 。 ”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 , 我们学科里头也一样 , 多少年来认识的积累、思想的结晶 , 美不胜收 。 带孩子去发现这些 , 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感 。你看我这篇文章标题 , 《课要追求 “三动”的境界》 。 动听 , 学生沉浸在语言美的氛围中 , 遨游在母语的丰富美感里 , 感到快乐 , 产生兴趣 。 动情 , 追求美好理想的感情是高格调的情感 , 教师“披文以入情” , 学生产生托尔斯泰说的“感情的传染” , 就会升腾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动心 ,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构成心灵的最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正是思考” , 不会思考的大脑一片荒芜、没有美感 , 善于思考的大脑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学数理化是很累的 。 马克思讲过 , 一般的抽象符号 , 背后是大量具象的东西在支持 。 但孩子、小娃娃 , 具象的东西较少 。 我就有个想法 , 其实是幼稚啊 , 当时30多岁 , 就想前一堂是数理化 , 逻辑思维 , 非常紧张 , 下一堂我上语文就多用具象给脑子换频道 , 实际就是以美来支撑 。教语文 , 文字本身就美 。 教《最后一课》 , 我说过 , 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真正是世上最美的语言 , 情感、精神、语言之丰富 , 文化内涵之灿烂 , 情意表达之细致、细微、细腻 , 令人叫绝 。 小学一年级课本打开来 , 简直好像走到画廊里头 , 看到的是一幅幅画 。 山啊水啊 , 笑 , 两道眉毛扬起来 , 哭 , 两个大眼睛 。 鸟鸣叫 , 哎哟一个嘴巴张大口 。 汉字 , 双脑文字 , 独具美感 。 它的内在结构和体态 , 有的非常飘逸 , 有的矗立不动 。 要把这种美的感觉教进去 。 汉字是历史的眼睛 , 我教语文 , 教的是历史风云、世态人情 。 通过会说话的汉字 , 你就给它以美感 。 哪怕小孩子写错字 , 也不要什么给我抄十遍 , 这个最蹩脚了 , 老师怎么可以这个样子 。 孩子“染”字总写错 , 加一点 , 九变成药丸的丸 。 我说哎呀真是奇怪了 , 染坊不染颜色啦?生产药丸啦?为什么是九 , 各种各样颜色呀 , 多啊 。 他马上就记得 。 其实是激发了一种美感 。我们教各式各样的文章 , 尤其是文学作品 , 是一种人性的展示 , 人生轨迹的一种表露 。 这里头一定充满了真善美 , 鄙薄假恶丑 , 所以一定要用美育的眼光来讲 。你看两篇课文 。 一是《驿路梨花》 , 我教 , 首先要教出一种诗情画意 , 教学用语要斟酌 。 (惊叹语气)“山 , 好大的山呵!”异峰突起 , 还原生活的场景 , 吸引学生一道去“看” 。 如果你说 , 记住 , 这里交代故事地点 , 最多就是一个知识性 。 只是有用之用 。 我也在告诉他地点 , 但是用美育的角度 , 通过文字想象画面:梨花飘落到身上 , 月光、晚风 , 人在花中走、花伴人夜行……用诗情画意把他带进去 。 小孩好玩啊 , 我们一道去找啊 , 教学就有愉悦感 , 不是概念 , 不会苦 。 讲到小姑娘从梨树丛中闪出 , 我就让孩子们做手势 , 什么叫闪出?老师想不出来啊 。 学生做各种手势 。 我点评说 , 闪字人前有门 , 前头一定有遮蔽的东西才叫闪 , 让人大吃一惊 。 这个闪字就活了 。 一路悬念迭起 , 小孩一点都不苦啦 。 而在这过程中 , 其实德育就进去了 , 我们爱祖国的山河 。二是王愿坚的《七根火柴》 , 讲到那只举起来的手 , 我开始也想提问:这是怎样的语言描写?但总觉得这样问苍白无力 , 不行 , 要用激动人心的话 , 问题要直指人心 。 我说无名战士留给人间最后的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最后的动作是什么?小孩一下就注意了 。 我抓住文中这个艺术镜头 , 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都是湿漉漉的 , 眼前都是模糊的 , 但指向正北方向的手又是清晰的 , 这不是矛盾吗?我就讲了 , 模糊表现无限悲痛 , 为什么又清晰呢 , 高举的手指着长征的方向 , 好像再加一个特写镜头 , 舞台上的灯慢慢暗下去 , 所有光集中在手上 , 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 把死亡留给自己 , 交织起来写 , 整个草地在哭泣 , 为伟大的英雄品质唱哀歌 , 唱赞歌 。 课堂是有文化的 , 课堂的文化是要有魂的 。 知识只是一个方面 , 有故事主题 , 还有精神主题 , 就是魂 。 我们用美育加上特写的一个镜头后 , 小孩脑子里 , 马上就联想到舞台上的灯光暗了 。 这个镜头就不仅仅是在课文里 , 在草地上 , 也慢慢移植到孩子心中 。 这种文化的精神的魂的散发 , 很久远的 。我上课常用戏剧、美术等艺术手法解读文本 , 使文中精神凸显出来 。 我顶高兴的 , 就是孩子觉得两节课一下就过去了 , 兴致很浓 。 我们就是要教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 要教我们的革命文化 , 你用美育的角度切进去 , 孩子觉得是种享受 。 对德育的支撑 , 对情操的陶冶 , 比单纯知识更有意义 。 为什么钱学森要学音乐?以色列学者研究 , 一个人的成功20%是智商 , 40%是情商 , 40%是灵商 。 灵商是什么?直觉 , 创造 , 想象的海阔天空 。 这是什么 , 美育呀 。逻辑也一样 , 有逻辑之美 。 蔡元培先生说幼儿园舞蹈、音乐、手工要进行美育 , 就是计算、说话也可起美育作用 。 教说明文、记叙文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我是在花园里上课的 。 教《核舟记》 , 我首先去城隍庙买枣核 。 学生没见过 , 啊 , 那么小!一人发一张图画纸 , 文中写几个窗几个人 , 全画出来 。 是在读书吧?当然是在读书 。 学习有各种方法 , 我激发他的兴趣 , 激发好奇心 , 兴趣、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 。 画完我们就讲了 , 织锦成文 , 刻工是天下一绝 , 写出来也了不起 。 这样一比照 , 要说明的问题全出来了 , 学生就有体会了 。板书:教学力戒“失魂落魄”“魂不附体”为了把这个课上好 , 首先 , 教师要进入文本 , 感受里头真的价值 。 人类创造文明 , 很艰辛 , 能传下来的思想结晶 , 一定伴随着真善美 。 哪怕是文言文 , 它的德育智育美育价值 , 都该十分清楚 。 三者不是一加一加一 , 是融合的整体 。 备课真得自己先做学生 , 不好好做学生 , 没办法做先生 。 要能很好体会到 , 哪些地方最能动孩子心 , 就看得深 , 识得真 。 就如看清明上河图 , 桥那个地方是最精彩的 , 为什么?一定要自己有独特体会 , 不是参考书 , 不是网上下载人家怎么上的 。 一定要有自己的审美观念 。 文章绝对不只是文字排列组合 , 背后是人的生命、思想轨迹 。 读文章是读人、读历史、读现状 , 读思想的起伏 , 或是涟漪 , 小小的 , 或是大海一样的波涛 。 教师自己没审美体验 , 抓不到文章的魂 , 上课就会失魂落魄、魂不附体 。我说的教课“三动” , 就教师来讲 , 应有才、思、情、趣 。 缺才就平庸 , 挖不到文章最最深的地方 。 缺思就肤浅 , 把自然的人培养为理性的人 , 当然要思考 。 所有的思 , 情是根 , 缺情就苗叶枯槁 , 讲课没血肉 。 最后是趣 , 哪怕十七八岁的高中生 , 也还是孩子 , 教学缺了趣就笨拙、干巴 , 就不行 。 四者是综合体 , 课堂是多功能的 , 不只是传授知识 。 教师的教跟电脑的教 , 绝对不一样 。 情孕其中 , 可以创造愉悦气氛 。 师生是互相帮助的共同体 , 这种氛围是完整的美 , 一堂课下来应该值得咀嚼 , 是师生共同写的优美的散文 。 教师要有语言功底 , 不能味同嚼蜡 。同时 , 要和学生平等相对 , 伙伴式学习 , 相信他、悦纳他、兼容他 。 每位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完整体 。 你以为他幼稚 , 在那个年龄阶段他就是成熟的、完整的 。 人总有优点和不足 , 教育就是把孩子看不见的潜力开发出来 , 而美育 ,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切入口 。 因为它愉目悦耳 , 孩子听得进啊 , 小孩子最讨厌说教 。培养孩子读书的过程 , 实际上就是一个“情动”的过程 , “情动而辞发” 。 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的智力 , 而且要调动他的感情 , 润色他的情操 。 我们讲的情感、情操、情愫 , 绝对不只是情绪 。 情绪是低级的 , 我们讲的是审美的价值观 , 是精神高品位 , 因此一定伴随着思考 , 伴随着求真 。 通过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不断交融 , 形成自己的见识 , 从自然人达到理性人 。 读书的过程 , 实际就是从情动的过程 , 到思考的过程 , 最后到形成识见的过程 。 他慢慢能独立思考 , 从碎片化、线性的 , 到多维的、立体的 , 综合素质高 。 这才是尽到了责任 , 是完整的培养 。教育的魅力 , 就是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 , 让学生自己开始懂得道理 , 体验到 , 分辨出 。 苏霍姆林斯基讲:为什么要重视美育?就是要让孩子一直和美好的东西打交道 , 这样他看到丑恶的东西就不能容忍了 , 所以我们的教育规律之一 , 就是用美好的东西把邪恶、丑恶的东西挤跑 。 我觉得他讲得非常生动 。 我教《雨中登泰山》 , 我哪里是教课啊 , 我是跟学生一起在课堂教学中去登 。 我们中国的景点一定有文化的铺垫 , 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讲不完的文化的故事 , 有各种各样的美 。 教师要有点情趣 , 比如学点艺术 。 你自己看一幅山水画看进去了 , 就很开心 , 上课上进去 , 大家忘我 , 就不苦了 。如果什么爱好都没有 , 怎样营造温暖宽松的环境呢?教师要海纳百川 。 比如一名平常一声不吭的男学生 , 喜欢集邮 , 对色彩的敏感令人惊异 , 这种潜能真的好得不得了 。 美育不仅是课内 , 要全面关心 。 学生这些爱好 , 我都非常支持 , 有好邮票送给他 。 人会移情的 。 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是最高目标 , 促成学生自我开发、自信 , 及时呵护激励引导 。 一位孩子有美的爱好 , 他不容易坏的 。 美是纯洁心灵 。真的不能太功利了 , 孩子没有生活 。 过去我每周六下午 , 一定带学生们出去 , 公园、灯会、虹口公园菊花展 , 回来以后孩子的感受就很丰富 。 中秋节月亮晚会 , 全是同学自己搞 , 抢着出节目 , 初中孩子可以写出上万字剧本 。 他就追求美啊 , 你说多好啊!教育和生活本身是紧密联系的 。 如果局限在学校里头的文化学习、学科学习 , 那就太窄了!教育有广阔天地 , 无处不教育 。 生活就那么丰满啊 , 美无处不在 , 每个人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美的资源 , 也向往美 。 我们的教育和生活一定要探索美好 , 让美育纯净心灵 , 陶冶性情 , 使人格逐步完善健康 , 这是我们教育的责任 。 什么叫教育?春风化雨 , 润物无声 。 始终让他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 就不芒刺在背 。 不要焦虑 , 现在就在美好 , 就在求知 。 缺掉了美育 , 是精神的残缺 , 不可能个性获得全面发展 。 肢体上残缺有义肢 , 精神上残缺 , 是没有义肢来支撑的 。 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德智体美劳充分发展 , 把潜力充分发掘出来 。 很多科学大家都那么爱音乐 , 爱美术 。 我是相信除了智商、情商 , 还有灵商的 。作业:请想想哪些现象其实是缺乏美育其实美育在不少地方还很薄弱 , 甚至非常缺失 。 搞艺术的人 , 有的也只盯着技术 。 美育本身不完全是技能技巧 , 搞美育的人不能忘掉美是干什么的 。 一个人对美有追求 , 自然美、人格美 , 这个人不会坏的 。 这种“育”真的是春风化雨 , 熏陶感染 , 润物无声 。 太功利了 , 人的修养就会糟糕到简直不可想象 。 疫情很厉害 , 据说还有人卖假口罩?如果这样 , 还有什么情操可言 。应该让孩子 , 包括家长 , 一定不能功利 。 我非常反对一切都讲实用 , 没有终极价值 。 在西方 , 尼采讲上帝死了 , 没有终极价值 , 以什么来代替呢 , 有的以功利来代替 。 做任何一件事情 , 都要以寻求它最大效益化为基础 。 这个是很糟糕的 , 终极目标没有了 。 教育的终极目标 , 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有文化的综合素质良好的人 。 没有美育 , 因此高铁上要霸座啊 。 高铁那么先进 , 霸座却那么落后 , 没有美啊 , 他不知道什么叫美、什么叫丑 , 美跟丑都不分的 。 高铁那么先进 , 霸座就那么难解决 。 为什么?人的素质 , 美丑不分 。 我们就要用美好的东西 , 把丑恶的、邪恶的东西挤走 。素质教育不是光讲讲 , 而是一点一点地春风化雨 , 不那么简单的 。 学拉小提琴 , 却已经忘掉了去拉的快乐 , 这怎么行 。 艺术本是陶冶人生非常非常重要的方面 , 不能只是赚钱的手段 , 作为工具 , 变成工具理性 。 赚钱是正当的 , 但艺术本身的价值不是钱 。 本身的价值 , 是那样一种呵护人心的、润泽人心的东西 。 人心的培养 , 离开了美育 , 就很难有德育进去 。这件事很难 。 有人说 , 一讲德育 , 一讲思想情操 , 就不是语文了 。 语言文字当然要抓 , 但字词是知冷暖的 , 语言是有温度的 , 是人独有的东西 。 离开了情和意 , 它是个什么符号呢?它之所以能那么灵动 , 主要就是因为有情有意呀 , 否则就是一个僵死的符号 。 我始终认为形式和内容不能分开 , 洋葱的皮和肉是分不开的 , 一而二 , 二而一 。 我们受西方工业革命的分解的思想、解剖的思想影响很大 。 是应从整体到局部细部 , 没错 , 但现在国外也要跨学科 , 实际上是有的要很细 , 有的要综合 。 人的认识 , 由总到分是一个进步 , 由分到总 , 它又是一个进步 , 这个总已经不是原来的总 , 而有更高认识 。我希望要有点观点 。 美育 , 在有的地方 , 真是缺失得很 。 我真是悟出来的: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 所有学科里头 , 语文最直接指向人 , 跟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品德紧密联系 , 是陪伴人一辈子的 。 人的语言水平 , 就是他的思想水平、情感水平、道德品质水平 。 霸座的也会说他觉得如何 , 什么人讲什么话 , 从小要打好基础 。 学校美育 , 立德树人 。采访人员手记于漪为什么是于漪初知于漪 , 只听闻她是上海教育界一位名师 , 在中学教书 , 受人尊敬 。 第一次比较真切的认知 , 来自于2017年写“七·一”特稿《初心》 , 采访的第一位普通党员——浦东龚路中心小学教师徐珏青 , 她就是在杨浦读初三时 , 听了于漪一次讲座 , 觉悟了自己对教育的由衷热爱 。 2008年起 , 连续有人在百度贴吧的“龚路中心小学吧”留言 , 表达对徐老师的支持 。 这是真实的口碑 , 采访人员追踪采访也发现她确实是位优秀教师 。 由此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从她看得见于漪 , 她在说明着于漪 。真正深入了解于漪 , 是这一次上门面对面畅聊 。 “人民教育家” , 不是随随便便的五个字 。 查阅资料时 , 也看到许多对她的称赞和研究 。 采访结束 , 对于漪为何是于漪 , 油然而生两点感受 。一是宽 , 宽宏 。 她待人、看事 , 格局大 。 她分析问题 , 始终从爱出发 , 心有广阔天地 , 又始终脚踏实地 。 这个宽不是宽纵 , 甚至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宽容 , 而是一位教育者实事求是的宽宏 。 整个访谈过程中 , 她频频称学生为“孩子”“娃娃”“小娃娃” , 强调“哪怕是十几岁的高中生 , 他也还是个娃娃” 。 她为孩子们发声:“他在他那个年龄 , 就是完整的 。 他是他那个年龄的完整 。 不要焦虑 , 不要急 , 更不要居高临下 。 ”她看前一堂课学逻辑思维很累 , 就琢磨自己这堂课 , 怎么想方设法给孩子们换脑子 , 学得愉悦 , 也由此开始了她一步步教出名的课堂艺术 。 这个几十年前的初心 , 她到91岁依然没丢 , 这次“破例”接受采访 , 就是希望、呼吁走出“焦虑陷阱” , 牢记“育人”使命 , 让孩子不“芒刺在背” , 让教学不“失魂落魄” 。 她说 , “我这人喜欢笑 , 我们老师也讲 , 你一天到晚笑 , 调皮捣蛋的孩子 , 你批评他时你也在笑” 。 她说 , “我觉得他很可爱 , 为什么 , 他幼稚啊 , 这是孩子的常态啊” 。 她说 , “我看到孩子就很开心 , 真的 , 他的不开心就是我的不开心” 。 她眼中 , 看见、看重的不是“分” , 不是“能” , 而是“人” 。 她爱的是“人” 。 这是教育的初心 。 和她交谈 , 能深切地感受到她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者 。二是深 。 她专业上精深 , 有高度 , 又渊博 , 融会贯通之后 , 思考得很深 。 她有哲学功底 , 对审美有非常到位的认识 , 确如一位教授所说 , “专门研究美学的人也未必能说出” 。 她说美育实际上是哲学的思考 , 有宇宙人生 , 要大处着眼 , “不能总陷在局部” 。 她说情感、美育的熏陶 , 没有办法量化 , “质性的评价、量性的评价有时候要结合起来” , 直言“真的要学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不要绝对化” 。 她的表达往往在看似信手拈来中 , 鞭辟入里 , 道理通达 , 令人信服 , 因为背后有很深的思考 。 这种深 , 来自于她的痴 。 正如一篇报道所说 , 1986年 , 语言学家张志公阅读于漪《学海探珠》手稿 , 拍案赞叹:“于漪教书简直教得着魔了!”她入选“语文学科百年经典”的《语文教学谈艺录》一书 , 全是在病床上写出来的 。 她的全集七百多万字 , 往往随手翻开一页 , 都言之有物 。 这背后是深 , 是源于初心的痴心 。那天聊到最后 , 她说:“上课就是生命在歌唱 , 我退休了 , 就枯萎了一半 。 别人对你最大的需要就是你的需要 , 我活着就是这样 , 实际上人生的价值就在这个地方 。 很多人关心我 , 常问我还需要些什么 。 我需要的是我们中国人能仁而爱人 , 要美 , 要善 。 我自己要追求美好 , 我也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 , 这就是我最大的需要 , 我没有别的其他需要 。 包括生病 , 我总是觉得欠了情 。 我为别人服务的时候我就很开心 , 我的生命有价值 。 别人为我服务的时候 , 我就觉得 , 我怎么能够这样劳烦人家……”基础教育 , 这四个字 , 正是她的鲜明写照:基 , 她总是站在实事求是的基准线上 , 从基本立场出发 , 从教育原点出发 , 宽以待人 , 秉持初心去看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础 , 她的专业功底很深 , 根扎得很深;教 , 她以课堂教学艺术成名;育 , 她始终牢记教育是“育”人 。 可以说 , 于漪之所以是于漪 , 就因做到了这四个字 。 职业名称有时正指向内在要求 , 而于漪做到了极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