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财经|一半收入靠京东,达达难走盈利路:市占不足5%( 三 )
在京东到家业务层面 , 依托于达达快送和零售合作伙伴 , 京东到家为消费者提供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等服务 。 截至2019年10月底 , 京东到家与300多家连锁零售商以及超过50个国内外快消品牌达成合作 。 目前 , 有135家商户和18000多家店铺加入了达达集团的全渠道客户关系管理项目 。
在业务收入上 , 达达快送的收入主要包括最后一公里和同城配送服务的收入;向骑手出售配送设备的收入 。 京东到家的收入主要包括向零售商收取的佣金;向品牌所有者提供在线营销服务的收入;向零售商提供包装提供服务的收入 。
综合来看 , 京东到家的发展可以为达达快送带来更多配送需求 , 订单密度越大 , 才能放大达达众包型的网络效应 , 吸引更多骑士加入 , 优化履约体验 。 达达快送的履约体验提升 , 也能进一步加快线下商家的商品流通 , 吸引更多商家进入 , 形成规模效应 。
在这个发展模型中 , 与京东及核心KA商家沃尔玛的合作绑定不可或缺 。 因此 , 短期来看 , 达达集团的发展还需要高度依存于合作方的业务模式发展 , 这种模式暂时不会得到改变 。
受疫情影响 , 达达集团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净收入大幅增长108.9%至10.996亿元 , 达达平台的配送服务和京东到家的订单量同比增长50% 。
总体来看 , 达达集团仍处于业务扩张期 。 2017-2019年 , 达达集团的净收入分别为12.18亿元、19.22亿元和31亿元 , 2020年一季度 , 达达集团的净收入为11亿元 , 同比增长109.13% 。
如何逃离“做多亏多”怪圈
当下 , 达达集团还处于持续亏损中 。 分析其成本构成 , 可以发现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运营和支持成本、营销费用、一般及行政费用、研发费用及其它 。
其中 , 运营和支持成本占比最大 , 包括支付给骑手交付订单的报酬和奖励 。
达达集团持续亏损的最大原因来自于运营成本的持续增加 。 近三年 , 公司在运营及支出方面的成本分别为15.93亿元、20.44亿元、28.46亿元 , 一直居高不下 。 其中 , 支付给骑手的订单报酬和奖励占据大头 , 每年为此支付的开支比例高达90%以上 。
2020年第一季度 , 受疫情影响 , 达达支付给骑手的薪酬和激励更是达到了8.751亿元 , 同比增长了91.11% 。
目前 , 对达达来说需要快速摆脱的怪圈是:在业务仍需极速扩张的同时 , 如何避免增长越多亏损越多?
目前 , 达达集团85%的订单大约会在一分钟内得到响应 , 平均交付时间在30分钟左右 。
从配送价格来看 , 达达集团使用动态估价系统 。 根据市场机构的估算 , 达达快送的平均单票价格为3.2元/单 , 低于京东到家配送单价6元/单 。
而达达集团的关联交易占比超过50% , 订单量的增长也高度依赖于关联方的导流 。 与市场价格相比 , 达达集团的单票配送价格远低于行业平均价格 。
因此 , 如何捋顺定价机制 , 发挥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效应 , 同时增加配送效率 , 对达达扭亏至关重要 。
对此 , 蒯佳祺解释 , 在选择好品类的前提下 , 最关键的还是产品技术的运营效率 , “物流到最后 , 就是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效率 , 一小时内可以派送更多的订单、跑更多的距离 , 采用更科学的算法优化 。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 除了是中概股中的“即时零售第一股” , 达达集团也是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后首个上市的中国企业 。
对此 , 蒯佳祺对《中国企业家》回应:“法案公布后 , 当然在路演、募资上受到了不少影响 。 不过在瑞幸事件后 , 达达集团欢迎更多机构做好对公司的统计和监管 。 ”
“我们在只有几十个人的团队时 , 就与普华永道合作 , 请他们来审计财务 。 他们曾说 , 没见过成立这么早期的客户要求‘四大’审计 。 我觉得创业的本质就是顺势而为 , 中国的零售商、品牌商、用户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 公司最终长远的估值 , 还是要看其价值 。 ”蒯佳祺说 。
推荐阅读
- Odaily星球日报|DeFi艺术周报:加密艺术家收入超过100万美金
- 『营收』中国公有云厂商2019年收入排名TOP10分析
- 金牌娱乐|月入十万左右,扣税额就高达两万,网红大神啊段晒收入
- 燃财经|我为什么不想奋斗了,8位互联网人讲述:2020年
- 大金牛财经|苹果用户就“活该”被割韭菜?,“苹果税”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 国防时报热点|收入受影响,部分人因此“断粮”,印度网红对中国应用禁令显错愕
- 云掌财经|今夜全球无眠!,突发!阿里最大股东宣布退出
- 富丰财经|错失“3万亿”也要陪“她”赴美,“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电商元祖
- GPLP犀牛财经|腾讯云与阿里云的你追我赶,新基建大旗下
- 财富1点通|影响全国6亿人,甚至有人年收入超过一线明星,又一暴利行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