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善变”:昔日巨亏卖惨,如今高呼盈利( 二 )
网约车产业链版图黄则中认为 , 司机是一个永远不可控的因素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司机的收入必须要涨 , CPI涨得越快 , 司机成本涨得越快 , 所以出行成本很难降下去 。 所以一旦滴滴提高抽成 , 就会遇到司机的激烈反弹 , 一旦降低补贴 , 司机就会流失 。 “赚外快和谋生 ,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 ”而在用户端 , 出行是一个价格高度敏感型市场 。 顺风车之所以发展快 , 就是因为价格便宜 , 滴滴快车当年刚上线时 , 是跟出租车抢生意 , 当时的策略是定价比出租车低30% , 所以才能虎口夺食 。
出行行业价格敏感度分析用户端的涨价和司机端的抽成都被限制 , 滴滴进退维谷 。还有 , 滴滴不再独霸江湖 , 越来越多的挑战者揭竿而起 , 分割它的市场份额 。在滴滴刻意低调的一年多时间里 , 首汽约车、嘀嗒出行、曹操出行、国家队背景的T3(东风、一汽、长安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成立) , 加速跑马圈地 , 成为滴滴的新敌人 。四轮出行过去一直是需求大于供给 , 滴滴过去解决了需求供给高效快速匹配的问题 , 填补了出租车市场没有增加运力的空缺 。 但这也意味着 , 在供应端 , 其他玩家具备地方割据的能力 。钟侠认为 , 中国的网约车行业的终极状态 , 一定不是一家独大 , 行业会重新洗牌 , 滴滴可能还会是第一 , 但一定还会有其他玩家存在 。滴滴需要新故事与曾经一年内好几次融资相比 , 顺风车事件后的滴滴 , 在融资上的步伐放慢了很多 。 今年以来 , 跟滴滴相关的融资有两笔 , 一是青桔单车融资10亿美元 , 二是滴滴旗下自动驾驶公司融资超过5亿美元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 , 这两笔融资的投资方中 , 没有新面孔 。青桔的融资 , 8.5亿美元来自滴滴自身 , 剩下的1.5亿美元来自软银和君联资本;滴滴自动驾驶的融资 , 由软银领投 。 软银是滴滴老股东 , 多次大笔下注滴滴 , 君联资本是联想控股旗下 , 联想背后是柳传志 。过去 , 滴滴曾多次传出IPO传闻 , 巅峰时估值超过500亿美元 。 中国从来没有这样一家创业公司 , 集齐了BAT、国外科技巨头、全球最顶尖基金、以及国资股东 。 更重要的是 , 它连续亏损超过6年 。并非所有基金都能忍受6年不退出 。 一位投资人透露 , 此前市场上就已经有投资人在转让滴滴老股 , IPO原本是一个很好的退出渠道 , 但顺风车事件后 , 滴滴的IPO似乎就被无限期搁置了 。但是今年以来 , 滴滴的动作开始明显多了起来 。滴滴“0188”的三年目标提到 , 0重大安全事故 , 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 , 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 , 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滴滴试图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 需要新的故事去支撑更高的估值 。过去 , 滴滴一直沿着两个大的战略方向在拓展自己的版图 , 一是垂直扩张 , 二是横向扩张 。垂直即纵向一体化 , 指的是围绕核心的网约车业务做加法 , 加深滴滴的护城河 。 从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拼车 , 到汽车后服务市场 , 以及投资出海 , 包括启动针对下沉市场的新项目 , 滴滴都是在做垂直扩张 。横向指推进业务的多元化 , 是为了探索滴滴的边界 。 2017年底 , 滴滴在内部成立了R-Lab(R意为Rebuild)和HM(意为黑马)两个一级部门 , 任务是孵化新业务 。 小巴、外卖等业务就是从这个部门孵化出来的 。 滴滴最近试水的跑腿、货运、旅行票务是横向扩张的产物 。因为时局的变化 , 过去滴滴的战略方向也在摇摆 。 合并Uber中国后 , 滴滴一度抵制做出行之外的事情 。 2018年起 , 以成立R-Lab部门为标志 , 滴滴开始推进横向扩张 。 但在顺风车事件之后 , 滴滴对非主营业务关停并转 , 停止了横向扩张 。 如今 , 滴滴又开始全面出击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 , 网约车业务抵达天花板 , 倒逼滴滴不断拓展新业务 。在钟侠看来 , 中国整个出租车市场原来打下的四轮服务业基础 , 一天不会超过1亿单 , 过去所有的网约车平台 , 大约抢下了3000多万的市场 。 2017年底的时候 , 滴滴的日订单量就达到了2500万单 , 如今还是在2500万单上下波动 。 受制于运力限制 , 这就是滴滴网约车的天花板 。 所以滴滴每天服务超过1亿单的目标 , 必须由四轮以外的新业务来填充 。旧故事代表过去 , 新故事才有未来 。 所以两轮出行的共享单车 , 以及海外业务 , 包括下沉市场 , 或将成为滴滴接下来发力的重点 。另外 , 滴滴在去年8月将自动驾驶部门分拆 , 成立独立公司 , 并在最近获得融资 , 也被视为IPO的潜在举动 。 Uber在上市前也剥离了自动驾驶板块 , 并获得软银、丰田等10亿美元投资 。在4月的采访中 , 柳青承认 , 滴滴将自动驾驶业务剥离出去 , 是因为它在短期内无法盈利 。 这意味着 , 剥离的举动将美化滴滴的财务报表 , 减少亏损 。无论如何 , 沉寂许久的中国出行行业 , 要开始热闹起来了 。
推荐阅读
- 鬼斗车|网友提出滴滴特快应该限制次数 你觉得呢?
- 从麦芽糊精到滴滴畏,山东即墨海参,抗药性真强
- 特朗普亲手断送前司法部长仕途白宫昔日红人还好吗
- 北京滴滴司机晒收入
- 滴滴|涉嫌操纵网约车线下加价5到30元,滴滴助吴川警方打击加价团伙
- 滴滴打车|滴滴首次公布顺风车试运行数据 驳回不符合准入司机32万人
- 司机|这名滴滴司机得表扬,车内捡到万元现金交民警
- 昔日五道杠少年和不屑弟现状:一个哈佛一个民办
- 亲侄女出书揭疮疤 特朗普昔日靠枪手代考进名校
- 小康生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别山里的美丽小村:昔日破烂山 今朝幸福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