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变形记》:回顾一生,也许只是输给了逃避

作家马克斯·勃罗德曾说:《变形记》是“无情或纯自我孤独的象征” , 因为人变成了甲虫 , 不会说话 , 没有表情 , 失去了和外界的交流 , 但是他又保留了人类所有的情感 , 因此他的孤独感 , 就能令人感到更加的凄惨可悲 。试想一下 , 假如一觉醒来 , 你变成了一只甲虫 , 会是什么感觉?你大概会以为自己在做梦吧 。卡夫卡《变形记》:回顾一生,也许只是输给了逃避
《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 , 刚开始也以为自己在做梦 。 这部小说完成于1912年 , 当时正值西方工业革命时期 , 人的生存环境异化 , 人被金钱物化 , 并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主宰权 , 逐渐异化成了“非人” 。 而《变形记》 , 正是作者卡夫卡 , 以“非人”的视角 , 讲述了销售员格里高尔 , 变成甲虫后 , 遭全家嫌弃 , 并孤独离世的悲剧故事 。马克思针对异化现象曾说:“异化”即是现实的物 , 对人进行的绝对统治 , 物质产品对生产操控者的统治 。也就是说 , 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 , 人的物质水平虽然提高了 , 但是精神世界却空虚了 。 于是 , 人性就在道德沦丧、金钱利益的腐蚀下 , 丧失了人自身固有的属性 。 在现实的压抑、束缚中 , 格里高尔是弱小的 。 所以他选择了变形成一只甲虫 , 来逃避家庭与社会带给他的责任 。《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中曾写到:变形意味着格里高尔·萨姆沙从各种社会角色中脱落 , 恢复到原形 。 变形的原因有二:第一 , 是格里高尔无力承担社会角色之恐惧心理的展现;第二 , 则是争取自己真实自我的生存权 , 并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关系然而 , 令人失望的是 , 格里高尔虽然身体变成了甲虫 , 但却还拥有着人的思维 , 这就说明了他的逃避 , 注定会是一场悲剧 。 回看格里高尔的一生 , 如果他没有选择逃避 , 或许也不会失去追求幸福的权利 。卡夫卡《变形记》:回顾一生,也许只是输给了逃避
一味逃避劳动责任 , 却忽视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父亲生意破产后 , 为解决家庭经济上的困难 , 格里高尔成为了一名旅行推销员 。 但是 , 他却并不喜欢这份工作 , 可为了生计 , 他只能硬着头皮 , 牺牲自己 。 他每天早出晚归 , 从不敢生病请假 , 除了要听愚蠢不堪的人的差遣外 , 还不得不接受周围人七嘴八舌的闲话 。格里高尔觉得 , 自己的工作是无望的 , 而且他也不再想成为家里赚钱的工具 , 他渴望能得到休息的机会 , 希望能与现实世界分离 。 于是 , 他如愿以偿地变形成了一只甲虫 。然而 , 变成甲虫后的格里高尔 , 依然拥有人的思维和记忆 , 依然想着要早早出门 , 去赶火车 。 当秘书长被他吓走后 , 格里高尔不仅发泄了自己长期以往的怨气 , 还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自己 。 想到自己之前的付出 , 再看到一直照顾自己的妹妹 , 格里高尔相信 , 家人一定会帮他渡过难关的 。 但 , 随着家人的日渐嫌弃和厌恶 , 格里高尔才意识到 , 原来一直以来 , 他都忽视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福柯指出:英国经验主义带来了利益主体的全新观念 , 主体的内涵不再是自由 , 不再是灵魂与身体的对立 , 不再是基于原罪的观念 , 而是基于不可转让不可化约的利益选择 。 ”也就是说 , 世界在丧失了具有宗教性质的超越性后 , 主体在内化系统的控制下 , 只能以“利益主体”的形态存在 。 格里高尔认为 , 家人会念及过去他的奉献 , 所以 , 一定会帮他渡过难关 。 但其实 , 这种想法 , 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性的幻想 。 他忽略了人的“利益性” , 将家人们想成了“无私的利益主体” 。而事实上 , 即使是家庭成员间 , 也并不存在“无私的利益主体” , 因为要利益 , 就要履行义务 , 一旦停止了义务 , 利益也将不复存在 。 所以 , 这也就是为什么 , 后来 , 格里高尔的家人会嫌弃他 , 甚至是甩掉他的原因 。卡夫卡《变形记》:回顾一生,也许只是输给了逃避
一味逃避与家人交流的责任 , 让他与家人的“分割”越来越坚固格里高尔自从成为了家里的经济支柱后 , 和家里的交流就仅限于金钱上的给予 , 和生活上的付出 。 工作的压力、养家的重担 , 压得他喘不过气 , 格里高尔被金钱物化 , 觉得生活无望 , 所以 , 他产生了一种抗拒 , 而这种抗拒 , 让他害怕与家人交流 。变形后 , 格里高尔的嗓音发生了变化 , 这正好给了他逃避与家人交流的机会 。 而格里高尔的家人 , 也从未尝试过理解“甲虫”说的话 , 而是想当然地认为 , 他们之间无法沟通 。 事实上 , 即便家人们给“甲虫”机会 , 让他知道大家在做什么 , 并创造与他沟通的机会 , 也是徒劳的 。 因为如果格里高尔本人想要逃避交流的话 , 即便别人怎么努力 , 也没办法实现有意义的沟通 。变形后 , 格里高尔很享受被人照顾 , 且不必与家人沟通的感觉 。 但 , 接下来事情将如何发展 , 他自己也不知道 。正如德勒兹和瓜塔里所说:逃跑意向虽由动物变形得到了暗示 , 但是 , 并没有真正展开逃跑路线 。所以 , 就格里高尔而言 , 他只是出于与家人沟通的恐惧 , 想逃避维持交流的责任 。 至于要逃避到什么时候?逃避之后要做什么?等具体事项 , 格里高尔却从来没想过 。 而事实上 , 格里高尔想要通过逃避交流 , 来摆脱生活的压迫和现实的恐惧 , 并不是作者一时兴起的荒诞设计 。 因为现实中的卡夫卡 , 也因种种的压力 , 渐渐患上了“失语”症 。卡夫卡在《致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由于不可能进行平心静气的交往 , 于是 , 另一个其实很自然的后果产生了 。 我把讲话的本领荒疏了 , 最终我沉默不语了 。 首先是出于抗拒心理 , 再就是因为我在你面前 , 既不能思想也不能讲话 。卡夫卡的父亲读书很少 , 他对卡夫卡的教育 , 是压迫式的 。 在父亲的压制下 , 卡夫卡变得沉默不语 , 渴望用逃避交流的方式 , 避免与父亲产生冲突 。 正如格里高尔一样 , 无望的工作、令人心碎的生活 , 让他害怕也不愿与家人沟通 。诚然 , 逃避是可以减少冲突 , 但却也会让你与家人的分割 , 越来越坚固 。 家人们更会因为不懂你的辛酸 , 而彻底放弃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