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时代的文化死亡——失去耐心的我们( 二 )

娱乐时代的文化死亡——失去耐心的我们
到了电视时代 , 图像出现了 。 人脑在生理上对图像的反应速度远远高于对抽象文字的反应 。 彩色的图像 , 直观地传递信息 , 简洁明了、易于接受 。 在人们习惯它的过程中 , 思考逐渐隐身了 。 电视上的节目想要变得受欢迎 , 并不需要像书本一样使得自身富有深度 。 恰恰相反 , 要将简单易懂的东西搬上荧幕 。 真正关键的不再是文化内容本身的质量 , 而是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 。 也就是说 , 电视时代的媒介承担的任务并不在于引发人们的思考 , 而是迎合观众的口味和幻想 。 观众很容易厌倦 , 所以新形式的产品被不断地产出 , 以保持新鲜感 。 显而易见的是 , 在初期这种迎合还能够创造新的文化内容 , 然而当接受者被喂养成了饕餮 , 一切只能依赖换汤不换药的方式以苟延残喘 。波兹曼以为电视时代便足以摧毁人类的公共话语与时代文化 。 然而 , 他还是低估了科技的成长速度 。 电视时代的确正在退场 , 但退场的仅仅是其笨重的物理形态以及受限的使用方式 。 网络时代的到来 , 使得图像影音的媒介如虎添翼 。 信息更新的速度和量级简直像是爆炸 。 人们在每一条信息上拥有的耐心都呈现出加速度的衰减 。 曾经我们还愿意坐下来 , 看完一整套三十分钟的电视节目 。 然而现在 , 两分钟的视频才是我们愿意付出的时间 。 而对于文字的消息 , 媒介的操控者深谙其道地将字数限制 。 而人们也习惯了在几秒钟内刷掉一条资讯 。娱乐时代的文化死亡——失去耐心的我们
的确 , 媒介即是信息 。 信息的无穷数量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永恒更新的世界 。 人们没有防备地将媒介带来的信息数量约等于了质量 。 这是沉溺的纵容 , 因为这种虚假的数量带给人们幻觉般的丰富性 。 我们以为自身拥有了无尽的知识、自由的对话空间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能力 。 实际上在手指滑动的每一刻 , 几乎都是在取消思考的在场的时间 。 最终的结果将是 , 思维定式成为我们唯一的认识工具 , 人们变得顽固、偏执 。 公共话语的空间也随之瓦解 , 没人有耐心去接受与之不同的声音和意见 。 人们接受了理性的词汇 , 号称自己是彻头彻尾的理性主义者 。 然而真正的理性在于对自身局限的承认 , 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将标签贴在胸前 。甚至连教育也向媒介妥协了 , 寓教于乐的重心不可避免地被拖曳到了娱乐之上 。 曾经教育天真地以为自己有着丰厚的家底可以抵御过剩信息带来的文化低俗化 。 然而 , 媒介成功地将原本严肃的文化转变为了片断 , 知识的碎片如何能构成一个连贯的文化传统呢?碎片已经就意味着教育所依赖的文化被肢解了 , 不再是融贯而崇高的了 。娱乐时代的文化死亡——失去耐心的我们
痛苦是思考的开始人们不再有耐心 , 相比一场旷日持久的思维旅行 , 白话、总结、解读成为了文化内容出场和生产的方式 。 这就是当下的文化 , 如果它可以被之为文化的话 , 我想那也是一种正在慢性死亡的文化 。 本文不能给出解决的方式 , 也不想背负教育人的包袱 。 然而 , 过往文化积累对自身的反复申说与推荐 , 似乎已经证明了转变的契机显然不会从文化这侧开始 。《娱乐至死》的末尾 , 给出了一条略显悲观的结论:“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 , 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 ”但是 , 当人们终于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娱乐 , 并开始感到痛苦 , 思考的原点也就诞生了 。 对人来说 , 这是一件好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