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日本富士山下 , 有一片景致怡人的天然林场 , 名叫青木原树海 。不过 , 它出名的原因不在于景色 , 而是因为每年都会有许多人选择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所以 , 它也被称为" 自杀森林 " 。这里潮湿背阴 , 没有阳光 , 树根上爬满了青苔 , 仿佛与世隔绝 。100 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森林里 , 是自杀者们留下的遗书:" 活到现在都是些让我不高兴的事 , 谁也别来找我 。 "" 糟了 , 我感觉好困 , 这里真的好黑 , 谁来救救我 。 "" 妈妈 , 我已经活不下去了 。 "" 我只会惹事生非 , 索性在树海死掉吧 。 "100 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以上镜头 , 来自我今天想和你力荐的一档最新的纪录片 。说是纪录片 , 不如说是 vlog 。它只在深夜悄悄播出 , 一集只有短短 12 分钟 。没有主题 , 没上热搜 , 非常冷门 。别看这个关于 " 自杀森林 " 的片段有点阴郁 , 它却是我 2020 年看过最治愈的国产纪录片:《十三游》 。疫情期间 , 被迫滞留日本的许知远 , 把目光移向了那些自杀者 , 以及更多被主流社会遗忘的小人物 。过去 , 他们常被看作是 loser、脆弱、不负责 , 但在许知远的镜头里 , 他们也不过是尽力去活了一生的普通人 。如果你也曾在某一刻 , 感到焦虑、抑郁、迷茫 , 一次次地自我否定 , 那么 , 你会从这些真实的故事里 , 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 。而看见 , 就是治愈的开始 。众生皆苦许知远说 , 他很少碰到这样的时刻:还没提问 , 对方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作为日本一个小乐团的成员 , 班比看起来又漂亮又阳光 。 很少有人知道 , 在过去的整整 4 年 , 她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 我没办法喜欢上自己 。 很小的时候 , 就只会给父母添麻烦 。 初中还离家出走 , 不回家 ……"100 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她用柜子堵着门 , 吃饭也是由家人从外面递进来 , 只有上厕所时会悄悄溜出去一会儿 。一个人锁在房间里干什么呢?玩游戏、上网、画画、写诗 , 或者就一直躺着 。没有想做的事 , 也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后来班比才知道 , 自己当时很可能是抑郁了 。100 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不上班、不上学 , 哪儿也不去 。在日本 , 像班比这样的 " 蛰居族 " , 已经超过 100 万人 。你很难找到他们 , 他们被称为" 失踪的 100 万人 " 。班比蛰居的原因是 , 在学校里帮助被校园霸凌的同学 , 结果自己也被列为了霸凌对象 。 加上被最好的朋友欺骗 , 她开始厌恶学校 , 也不愿意跟任何人打交道 。你也许会觉得 , 那是因为班比是高中生 , " 年轻人嘛 , 总归心智还不成熟 , 想不开 。 "或者有性别刻板印象者 , 把原因归咎于班比是女孩子:女性情绪比较不稳定 。然而 , 有统计显示 , 1997 年之后 , 日本人的自杀率飙升 。 其中自杀率增长幅度最大的 , 是 45 岁到 60 岁的中年男性 。100 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为什么会这样?为了找到答案 , 许知远前往了东京 。贯穿东京的 JR 中央线 , 是日本最繁忙 , 也是自杀发生率最高的一条铁路 。平均每公里就有 4.8 人自杀 。100 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日本高自杀率背后 , 到底是什么?许知远猜想 , 选择在交通最繁忙的时刻自杀 , 是对社会的一种愤怒的宣言 。 也可能是成年人在逃避自己要面临的责任 。可防自杀协会会长张贤德告诉他 , 不是的 。张贤德说 , 日本社会看似温和 , 实则暗藏竞争 。很多人因为没进大公司便觉得人生就此终止 , 干脆自绝性命 。" 没有前路了 "" 也许对于多数人来说感觉会很舒适 , 但对于追赶不上的人来说是十分辛苦的 。 "这 , 不也是我们中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吗?受苦的根源电影《大佛普拉斯》里有一句台词:" 虽然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 , 人类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 , 但却没办法看穿每个人心里的宇宙 。 "我一度以为 , 一个国家富裕之后 , 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 但看来 , 事实并非如此 。国家的进步 , 可能会让人们变得更自由 , 也可能会变得更孤独 …… 不独日本 , 我们也是如此 。我想起去年 4 月 , 江苏南京 , 有一名西装革履的男子醉倒在地铁站 。他是做销售的 , 并不爱应酬 。 可是当晚为了签下一单业务 , 豁出去喝到了深夜 。" 没办法啊 , 陪客户 , 没有办法 。 "100 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看到妻子赶来 , 他瞬间崩溃 , 抱着她大哭起来:" 宝宝 , 对不起 。 我感觉我好没用 。 "100 万日本人悄悄失踪
有人可能会说 , 那是因为他的位置还不够高——在这些人眼里 , 好像只要我们到了一个足够高的层次 , 比如老板、精英、高官 , 就不会有痛苦了 。真是这样吗?想想看每隔一段时间 , 就会出现的那些加班猝死的新闻:34 岁的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猝死地铁站;36 岁的深圳某 IT 公司程序员张斌猝死于酒店的马桶上;26 岁的浙江医生陈德灵连续通宵加班猝死 ……我说这些 , 不是要批判受害者 , 而是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好好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 但如果我们要为此付出健康甚至生命 , 那我们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赚钱又是为了什么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