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也“通胀”了?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原始标题:评级也“通胀”了? 一个月37家企业评级获上调)评级“通胀”了!一方面是债券违约仍不时出现 , 另一方面却越来越多的发行主体不断获得评级上调 。比如单单5月份 , 主体信用评级上调的企业就增至37家 , 对比今年前4个月 , 累计获评级上调的企业共计22家 。调高评级的机构中 , 国内评级公司占了大多数;外资机构中 , 仅有标准普尔上调了中联重科的主体评级 。进入6月份后 , 已有6家企业的主体评级获得上调 。国内某评级机构相关负责人坦言:“这是随行就市 , 大家都在上调 , 就你不上调 , 主承销商和发行人谁会找你 , 连生存都是问题?”高评级债券占比近9成最近的“幸运儿”是龙岩市汇金发展集团 。 6月2日 ,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诚信国际”)将该公司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升至AA+ , 评级展望为稳定 。 此外 , 还将“19龙岩汇金MTN001”的信用等级由AA调升至AA+ 。同一日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上调了如东县金鑫交通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主体评级 , 从AA升为AA+ , 评级展望为稳定 。5月27日 ,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信用评级报告 , 将嘉兴银行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上调至AA+ , 评级展望为稳定 。 嘉兴银行成为嘉兴市首家主体评级为AA+的城(农)商行 , 评级水平位列全国城(农)商行前列 。5月份以来 , 中诚信国际、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联合资信评估、联合信用评级等公司表现较为活跃 , 在这波上调潮中唱主角 。中国国际期货高级研究员汤林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调高评级不能简单说好还是坏 , 合理还是不合理 。 一方面 , 囿于信息 , 不能排除这一调高评级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 , 同样也不能排除这一调高评级是合理的 。 如果过去这种情况较多 , 且都多为不合理的 , 那么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应该早就很严重了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目前债市较为稳定 。 可能是因为受到疫情的一定影响 , 之前疫情严重时 , 企业整体艰难 , 所以普遍调低了评级;现在疫情已受到有效控制 , 我国经济不断向正常回归 , 企业整体在好转 , 因此又普遍调高了评级 。“我们公司有自己的债券池 , 买债券会在这个债券池内选择 , 评级公司的评级只作为参考 , 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 国内的评级虽然有一定的公信力 , 但这种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行为 , 难免有失偏颇 。 现在评级存在一些问题 , 一是没有信用利差 。 目前企业的评级基本上都是一张脸 , AAA和AA+等级几乎占据9成 , 一旦出现债券信用风险 , 影响的将是整个债券市场 , 因为评级级别无法有效区分发行人的信用高下 。 二是评级滞后 , 往往是债券已经出现明显迹象或已经违约 , 评级机构才忙不迭修改评级 , 这时候对债券持有人来说 , 已经毫无意义 。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经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5月以来仅9家企业评级下调一家评级机构相关负责人对采访人员表示 , 近期发行人的评级上调较为集中 , 主要是因为根据监管规定 , 定期跟踪评级报告必须在6月30日之前公布 , 就评级机构惯例来说 , 考虑到时间成本和定期跟踪评级的准确性 , 一般会集中在近两个月发布跟踪评级报告 , 导致评级结果调整往往集中在5月、6月 , 可能6月的数量会更多 。但是 ,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 , 各种评级依然迅猛上移 , 不能不令人深思 。上述评级机构相关负责人坦承 , 目前市场评级存在一定的扭曲 , 但也是市场行为 。 “这是随行就市 , 大家都在上调 , 就你独善其身 , 主承销商和发行人谁会找你?”根据同花顺统计 , 在大幅上调企业主体评级的同时 , 5月以来仅有9家企业的主体评级被下调 , 其中有3家为外资机构给出的评级 。与此同时 , 今年以来出现违约的企业达27家 , 涉及债券58只 , 合计金额577.48亿元 。在尚不健全的市场秩序下 , 评级随意上调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比如 , 某评级机构将部分AA发行人的评级上调至AA+ , 其他发行人可能也会提出上调评级的要求 , 这又会倒逼其他评级机构跟风上调 。中信里昂证券债务资本市场经理王为在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跨境业务论坛上表示:“对于多数不知名的中小企业来说 , 评级就好像一张文凭 , 是个敲门砖 。 否则市场都不知道你 , 如何去发债?市场上确实存在无评级的企业 , 如联想就是无评级发债 , 但这类企业通常是经营多年 , 声名在外 , 是否有评级已不那么重要 。 ”华南一家药企的财务总监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有时候AA和AA+之间并没有明显界限 。 松一松就是AA+ , 紧一紧就是AA 。 ”“但两者的发债成本不一样 , 今年对民营企业来说 , AA+成本在5.5%-6.5% , AA一般是6.8%起步 , 甚至更高 。 若发行1个亿3年期债券 , AA+成本在1650万到1950万之间 , 而AA则是2040万以上 。 如果债券规模更大 , 期限更长 , 成本差距会更加明显 , 这对于中小民企来说负担不小 。 此外发行的期限、条件也大相径庭 , 因此企业都想争取更高一级的评级 。 ”上述财务总监坦言 。(作者:叶麦穗 编辑:马春园)
推荐阅读
- 最近,国家为这件事操碎了心……
- 做直播还债 老罗是渣男吗
- 卡姆容留他人吸毒案宣判:获刑八个月
- 社评:用战略大周旋瓦解华盛顿冷战野心
- 美媒:从笑柄到赶超,中国车让欧美感到压力
- 田正:日本5G产业竞争力不可小觑
- 紧急!大量蝗虫入境
- 公益|精神文明创建 | 文明交通我参与 “娃娃交警”帮助您
- 上海交大陈欣:延长A股交易时长正当时
- 82 岁老人及其女儿被困电梯4天,互喝尿液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