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石商业评论|反思陈春花现象:商业大师为何没有专业判断力?( 二 )


砺石商业评论|反思陈春花现象:商业大师为何没有专业判断力?
本文插图

早前 , 她经常拿汇通达作为一个标杆案例进行分享 。 汇通达是由五星电器创始人汪建国创立的一个农村电商企业 , 其对外宣传的业务逻辑是“以全方位平台服务为核心能力 , 快速汇聚整合乡镇零售网点 , 并转化为汇通达乡镇会员店 , 形成服务于农村消费者的网络体系” 。 陈春花对汇通达的模式高度赞许 , 认为汇通达模式极具特色 , 虽然不直接拥有实体店和店员 , 但实际上掌控了乡镇上的这些店和店员 , 这一方面可以帮助小老板在前端获取顾客 , 同时在后端优化供应链 , 这样小店就不需要备很多货 , 只做出样 , 售卖产品即可 。
事实上 , 这只是汇通达对外公关的一套逻辑 , 现实中的执行落地情况与这套逻辑相去甚远 。 一方面 , 汇通达的To C能力很薄弱 , 根本无法为乡镇夫妻店带来线上顾客流量 , 另外 , 乡镇夫妻店的进货渠道多元 , 对汇通达供应链服务的依存度很低 。 并且随着阿里、京东、苏宁与国美等巨头陆续都在下沉市场提供类似的供应链服务 , 汇通达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黯淡 , 是否能长期可持续都是未知数 。 这也是为什么汇通达在很早就传出上市消息 , 却至今迟迟无法实现上市的重要原因 。
在汇通达之后 , 陈春花曾于2016年8月调研了当时从外表看起来正如日中天的乐视 , 在这次调研之后 , 陈春花便对乐视模式极为推崇 , 在外界开始大讲特讲生态型的战略思维 。 并于10月26日 , 由其担任理事长的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为乐视颁布了最重磅的年度大奖:2016(第九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 。 而颇为讽刺的是 , 乐视在获得该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便发布了那封著名的《一半是冰水 , 一半是火焰》的内部信 , 拉开了乐视溃败的序幕 。
在乐视危机之后的2017年 , 以摩拜与ofo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开始兴起 , 陈春花又开始在多个场合鼓吹共享经济 , “2年前没有人知道ofo或者摩拜 , 因为在我们的概念当中 , 品牌打造要一百年 , 而今天只需要2年 。 ”但不久之后 , 摩拜与ofo就被证明商业模式根本不成立 , 摩拜品牌被美团并购后遭到放弃 , ofo则已经完全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 其创始人戴威还深陷债务困境 。
陈春花算是国内最具影响力 , 且兼具理论与实践的管理专家了 , 但让人失望的是其在遇到汇通达、乐视、摩拜、ofo与瑞幸咖啡等标新立异的企业时 , 完全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专业判断力 。 陈春花的表现 , 其实是中国当前商业学术界的一个缩影 , 虽然平时笔耕不辍 , 满口高深理论 , 但其实缺乏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恒定的商业价值观 , 所以当遇到一个新鲜事物时 , 便会轻易地被带到企业包装的一套公关逻辑中 , 而根本无法做出自己中立的正确判断 。
砺石商业评论|反思陈春花现象:商业大师为何没有专业判断力?
本文插图

随着她看好的汇通达、乐视、摩拜、ofo与瑞幸咖啡都遇到了巨大危机 , 我想陈春花是时候深刻反思下了 , 反思为什么在面对明显违背商业本质的新模式时 , 却丝毫没有展现出一个著名管理专家应有的水准 , 反而成为一个推崇“非连续性增长和指数型增长”的冒进主义者 , 并经常发表类似下述的一些极为不严谨的言论:
“企业没有大小之说 , 只有快慢之分 。 如果你今天还在谈论自己企业的规模 , 那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沿着旧地图 , 一定找不到新大陆;不去探险、探索 , 新大陆就离你很远”;
“危险的现象是 , 很多企业还在沿用工业时代的逻辑 , 就是连续的、可预测的线性思维 。 我们不能停留在预测连续性和线性的思维当中 , 而是将数据、协同、智能等要素碰撞在一起 , 重构商业系统的结构 , 带来非连续、不可预测的非线性思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