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一万年|宋朝皇帝如何赏赐军人?浅谈宋朝军功赏赐制度的利与弊( 三 )



盘古一万年|宋朝皇帝如何赏赐军人?浅谈宋朝军功赏赐制度的利与弊
本文插图

除以上军功标准外 , 宋朝还有其他名目的赏格 。 如元丰四年 , 除设立首级、轻重伤等赏格外 , 还将几十种难以明确归类的战功分为五等 , 称为五等杂功 , 以考察战争中的实际表现为准 。 所谓“杂功”可谓名副其实 , 如按期输送军粮、阴阳官占卜应验均可列为三等杂功 , 军医探取箭头、治愈伤员列为四等杂功 , 急脚子及时传送机密文字 , 兽医医治军马同列为五等杂功 。 南宋军赏名目颇多 , 有川广买马赏、两淮捉获私渡赏、人户起发海船赏、军兵防托海道赏、诸州军造铁甲赏、土豪召募强壮赏等 。 军功赏赐的评议与管理
宋代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评议与管理军功的系统 , 包括战果的总结、上报、确认、审核、勘验、行赏等各个环节 。
总结上报
每次战役结束后 , 官兵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大概莫过于功赏的推行 , 而朝廷所关注的也是如何总结战果 , 奖赏勇敢善战之辈 , 惩罚胆小怯懦之人 , 赏罚得当才能激励将士取得更佳战果 。
途径:中央了解地方战况大概需要通过两种途径 。
一是地方直接上报中央 。 如宋太宗淳化五年五月十七日 , 剑南两川招安使王继恩曾派遣高班内品周文质上报斩获李顺的消息 , 三十日峡路巡检使白继赞等派遣殿直翟继恩上报杀敌数量和缴获物资 。 奏报内容包括作战之人、经过、战绩以及缴获物资等 。 中央得到奏报后多奖励主将、立功将士及相关人员 , 如赐宋思恭等锦袍、金带 , 奖赏立功将士 , 赐蕃部首领钱物 。 奏报人也多有赐赉 , 如周文质、翟继恩、卫居实均获赐赉 , 甚至可以得到升迁的机会 , 卫居实就迁为供奉官 。
二是中央派遣朝臣搜集战况 。 北宋初年 , “时军中使臣内侍凡十数辈” , 作战部队中有不少宦官 , 在军队取得胜仗后持捷书上报朝廷 。
功状:“功状”即总结战况、记录军功的文字材料 , 是奖赏军功的主要依据 。 宋朝规定功状须有以下内容:“官任、军分、姓名、本属、主帅、官军、贼众多少、彼此杀获、输失之数及夺得军资、器械 , 并战时月日、战处去州县远近”等 。 上面一般登记有立功人员的姓名、职次、所属军队、战斗时间、地点、斩获情况等基本信息 , 同时规定行文须简略 , 不得拖延上报 。 两宋时期功状的总结和上报均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 为避免推赏迟滞 , 中央常要求地方及时总结战况 。 “将士得功 , 主将即时对定” 。

盘古一万年|宋朝皇帝如何赏赐军人?浅谈宋朝军功赏赐制度的利与弊
本文插图

朝廷对功状内容也有一定的要求 。 如宋髙宗绍兴五年五月 , 诏令功状上应将出战人与其他不入队及杂役之人的功绩分幵说明 。 如有违反 , 将一并处理受赏人及所部统领、将佐 。 同月应殿中侍御史张詢的请求 , 要求奇功功状应有详细内容 , 如出战之处 , 斗捷之功 , 俘虏之数 , 所获器甲、错仗之大小、轻重等 。 功状越详细 , 对战及等级认定的准确度就越高 。
宋朝还有所谓的“功过簿”、“功罪簿” , 宋仁宗嘉祐六年始 , 要求诸军把将士功过随时登录在册籍上 , 称为“随军功过簿” , 作为军士迁补的依据 。 宋高宗建炎四年规定每有战争 , 枢密院即给印薄一面 , 号称“功罪簿” , 授给将臣 , 凡有功过 , 均记录在簿上 。 奏功之日 , 即将功罪簿缴纳给枢密院 。 “功过簿”、“功罪簿”应是上报功状的主要来源之一 。
监督审核
为避免虚报战果 , 宋廷对功状的总结和上报加大监督和审核力度 。 由军队总结战果 , 书写功状 , 上报者多有趋利避害的心理 , 夸大战绩 , 而尽可能地隐瞒或淡化败绩 。 北宋初年尚未有较为严密的审核制度 , 功状上报后朝廷多派内侍核实 。 单凭个人力量监督 , 易于掺杂主观因素 , 弄虚作假 。 北宋中期以后冒赏现象愈益突出 , 宋廷出台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 宋神宗熙宁元年 , 朝廷要求陕西沿边诸路的功状须与事实相符 , “结罪保明以闻” , 即要求相关人员对功状进行担保 , 并承担法律责任 , 若功状与事实不符则对担保者予以论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