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复工进行时,商业银行破除“房贷偏好”迫在眉睫
“把经营重心和信贷资源从偏好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 转移到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 关系到中小微企业的命运 , 关系到我国实体经济的复苏 , 关系到民生就业的大局 , 同样 , 也关系到“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实 。
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 , 全国抓紧复工复产 。 在此关键时机 , 央行多次采取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 , 向银行市场释放流动性 , 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
6月1日 ,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 意见指出 , 要高度重视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工作 , 强化社会责任担当 。 按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 , 把经营重心和信贷资源从偏好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 转移到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 实现信贷资源增量优化、存量重组 。
央行强调 , 商业银行破除对涉房贷款的偏好具有紧迫性 。 因为 , 在年初疫情的影响下 , 我国实体经济受到疫情的冲击 , 尤其是众多中小微企业急需银行贷款续命 , 度过危机 。
在帮助实体经济复苏的过程中 , 央行多次采取定向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释放流动性 , 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 然而 , 事与愿违的局面是 , 商业银行出于“避险”等因素的考量 , 导致中小微企业从银行渠道获得贷款越来越难 , 而大量贷款最终还是流向了房地产行业 。
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 , 疫情之下 , 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一季度的业绩不减反增 , 这背后涉房贷款成为其业绩增长的“压舱石” 。 据Wind数据显示 , 2020年一季度 , A股36家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9%、5.7% , 实现超预期增长 。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年底 , A股36家上市银行的涉房贷款合计达33.98万亿元 , 较2019年年初的29.5万亿元增长了约4.49万亿元 , 一年时间的增长幅度超过15% 。
业内人士指出 , 一方面是涉房贷款显著增加 , 而另一方面 , 因为疫情放开的资金流动性依然通过各种渠道 , 在“消费贷”“经营贷”的马甲之下 , 大量地流向房地产领域 。
就在疫情刚刚得到控制的3月份 , 深圳数千万的豪宅楼盘一开盘便被“秒光” , 部分二手房价格快速飙涨 , 市场购买力之强 , 令人咋舌 。 在“疯狂”的购买力背后 , 业内指出此轮炒作深圳楼市的资金或许是低息的经营贷款 。 对此 , 监管部门成立了工作组 , 经过调查对外通报称 , 未发现违规信贷资金大量流入楼市的情况 。
但是 , 不能否认的是 , 在一二线城市 , 市场上曾经消失的“消费贷”、“装修贷”重出江湖 , 最终通过包装成为撬动楼市的首付款;同时 , 为拉动新房的销售 , 商业银行再次出现首付N次分期等多重优惠来争抢个人住房贷款 。
于是 , 在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情况下 , 还是出现了中小微企业拿不到“救命钱” , 而一二线楼市“抢房”频现的情况 。
在这种情况下 , 央行等八部门在此时强调“把经营重心和信贷资源从偏好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 转移到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 是十分迫切而紧急的 , 这关系到中小微企业的命运 , 关系到我国实体经济的复苏 , 关系到民生就业的大局 , 同样 , 也关系到“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实 。
毋庸置疑 , 我们需要警惕和防范“商业银行违规操作使得资金流向房地产” , 更需要警惕和防范的是 , 再次出现楼市“大水漫灌”而导致“房价飞涨”局面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徐倩
(责任编辑:徐帅 )
推荐阅读
- 法治进行时|女子向婚介公司支付29000元会员费,一无所获
- |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 央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机会
- 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 央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机会
- 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 央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机会
- 银保监会等部委出台政策 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 企业责任助力复工复产彰显企业责任 国美联合郑州市总工会投放百万消费券
- 浙报融媒体|中国农业银行上虞支行存贷款规模突破400亿元
- 创业提额度、降门槛,山东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力度
- 土耳其土耳其大规模复工复产 商家仍忧心生意
-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浙江创新年报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