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不需要太多知识就能悟道”
论“人不需要太多知识就能悟道”有人说“人不需要太多知识就能悟道” , 那么这么说到底正确不正确呢?其实这种观点虽然是正确的 , 但是却是狭隘的和偏颇的 。因为就“悟道”而言 , 你不需要了解太多的知识 , 你只需要了解关于“道”的知识 , 把“道”的知识和道理搞明白了 , 然后去实践 , 你就可以得道悟道 。譬如佛教六祖惠能 , 没有学过太多的知识和道理 , 只是和五祖学习掌握了真如自性的道理 , 然后就见性得道了 。 可见 , 若想得道 , 只需要把真如自性(道)的知识和道理搞明白了 , 然后去实践 , 就可以得道悟道 。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 六祖只懂得真如自性(道)的知识和道理 , 他的知识面相对于释迦牟尼来说就显得很狭隘了 。既然想悟道 , 那么最基本必须知道“道”是什么?必须懂得有关“道”的知识和道理 。但是若想利众(指用精神食粮利益众生) , 则必须以见性为主 , 以此自渡;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为辅 , 以此渡他(她) 。 应该博学多闻 , 掌握更多的知识、道理和方法 , 以这些法粮(精神食粮)利益不同根性的众生 , 引导其趋向于道 , 趋向于大乘菩提道 。因此 , 见性者虽都可成佛 , 但是佛与佛果位功德也是存在差别差异的 。 有的得道者因为只懂得见性成佛的道理(知识面窄) , 所以说法就有局限性 , 利益众生也就有局限;而有的得道者不但见性成佛了 , 而且由于法门无量誓愿学 , 博学多闻 , 通晓众多的知识和道理 , 因此能够于诸多领域诸多法门说法无碍 , 称得上是真正的法王 , 所以能够利益诸多领域诸多教门的众生 。于佛性上说 , 佛性是平等的 , 是没有差别差异的 , 没有所谓的高下之分 。但是于果位来说 , 佛与佛的果位是存在差别差异的 。 果位不仅指见性得道而证得的境界果位 , 它还包括诸佛于因地时各自所发的都有什么弘深的誓愿 , 诸佛的知识面以及说法能力(说法能力就是利用精神食粮利益众生的能力) , 这些因素都会对佛的果位形成影响 , 这也是造成佛与佛果位存在差别差异的诸多因素 。除了见性得道的因素是平等无别的 , 其它因素都是造成佛果位差别差异的因素 。 譬如说法能力强 , 度化的众生多 , 那么福报就大 , 这就会造成果位的差别差异;再譬如在因地修行时 , 发下无数无量弘深誓愿 , 并且努力去践行 , 守护不失 , 而见性成佛时 , 所有誓愿以及为了实现所发誓愿所做出的努力 , 也会对果位形成影响 。即见性虽然没有高下之分 , 但是诸佛所做善业获得的福报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差异的 。因此 , 只要破除了所知障 , 破除了法执 , 破除了一切执着 , 博学多闻对我们来说 , 是有利无害的 。
推荐阅读
- 城市烟火气太多也呛人
- 补齐知识产权短板 中医药发展才能“不掉链子”
- 马斯克:有太多聪明人从事金融和法律行业
- 甘肃白银消防|白银景泰:“六一”消防宣传进幼儿园 消防知识从小培养
- 城市的烟火气太多是会呛死人的
- 大比特商务网|铭普光磁知识产权工作组获广东省先进集体
- 地球知识局:美国黑人,人体试验
- 银川消防|银川消防安全提示 | 防火安全从娃娃抓起,儿童消防安全知识快收藏!
- 商标|“起点读书”商标注册申请被驳,二审改判国家知识产权局重作决定
- 中老年人自己也要自身学点心理学知识四十七31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