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摊经济咋样了?商户:能摆摊了、矛盾少了、收入多了

西安地摊经济咋样了?商户:能摆摊了、矛盾少了、收入多了
文章图片

2020年5月28日 , 西安 , 小南门里的夜市人气火爆 , 食客在店外临时支起的摊位上品尝美食 。 人民视觉 图
路边摊回来了!傍晚时分 , 约上三五好友 , 往路边的小摊上一坐 , 撸串、烧烤、啤酒……这样的场景 , 今后或将成为常态 。 陕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陕西省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若干措施》明确 , 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 , 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 。
商户:矛盾少了 收入多了 也更自觉了
农兴路上的中北市场 , 一直是附近居民吃夜市的首选 。 冒菜、炸串、烧烤 , 应有尽有 。 老雷一直在这里卖烤面筋 , 烟雾缭绕中撒上孜然、辣椒等调料 , 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有上百元收入 。 对于允许流动商贩摆摊占道经营 , 老雷表示支持:“从最早一股脑的驱赶到后来的科学引导 , 我们和管理人员的矛盾冲突少了 , 周围居民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 ”老雷告诉采访人员 , 有些人认为路边摊产生的废水垃圾等对环境影响比较大 , 其实很多摊主会特别注意 。 “你看 , 我每天收了摊 , 会把塑料袋、竹签、卫生纸都带走 , 还会把附近的路面清理干净 。 时间长了 , 大家都比较自觉 。 ”
从4月1日起 , 孙先生在自强西路上经营的烧烤店便恢复了营业 。 “一开始人很少 , 从5月开始 , 天气慢慢热了 , 疫情形势好转 , 客人也越来越多了 。 一天能挣六七百元 。 ”孙先生表示 , 从上周开始 , 晚上8点之后他会在门店外摆上6张桌子 , “有的客人就喜欢这种露天的感觉” , 这样一来又能增加两三百元收入 。 “桌子摆放的时候还是比较注意的 , 尽量不影响过往的行人 。 ”
一到傍晚六点半 , 团结东路老余龙虾店外的几张桌子便被吃客们坐满了 。 老余的这家店 , 室内空间并不小 , 但上座率仍明显低于室外 。 “因为疫情防控 , 店里面不会坐满 , 有的客人会专门要求坐到通风更好的室外 。 ”老余说 , 往年夏季管得严 , 在店外摆桌椅基本不可能 , “现在有了明确的政策 , 对我们来说确实是好消息 , 希望能实实在在得到落实 。 ”
市民:方便了 但也要合理规划区域
从事金融产品销售的沈丽颖表示 , 路边摊美食伴随着她职场奋斗回忆 , “刚刚工作的时候常常加班到很晚 , 回家后在路边摊点上一份麻辣烫或者炸串当夜宵 , 成了一天辛苦工作后的慰藉 。 ”现在 , 沈丽颖搬到了西后地附近居住 , 路边摊美食仍是她戒不掉的习惯 。 “最近这段时间 , 我们家楼下的夜市 , 从6点出摊一直营业到晚上12点左右 , 下班晚了来不及做饭 , 就在路边买了吃 。 以前那样虽然城市管理方便 , 但对于居民生活其实并不方便 , 希望以后能够加强合理引导 , 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 。 ”
市民曾贺虽然赞同“路边摊解禁”的做法 , 但同时提出了建议——合理规划区域 。 “疫情期间在开放的环境下就餐 , 避免小店面的人员聚集 , 有利于疫情防控 , 也显得城市更热闹、更有生活氛围 。 ”他表示 , 对于流动摊贩需要规范管理 , 赋予其合理的生存空间 , “要划定好区域 , 不能随意摆放 , 更不能占用盲道或者消防通道 。 离小区也要有一定距离 , 否则夜市油烟的随意排放、食客的噪声扰民 , 也是对城市文明秩序的一种损害 。 ”
“80后”侯禹对路边摊和夜市可谓情有独钟 , 哪里的烧烤好吃 , 哪里的串串够味 , 他基本上都能说道上几句 。 “路边摊有自己的优势 。 比如 , 选择余地大 , 这个摊位没有的 , 隔壁摊位买了让老板送过来 。 再一个 , 小区外面、路边空地 , 正式一点的搭个棚子 , 简单的摆几张桌子、几个凳子就能撑起一个摊 。 吃货们想吃了几分钟就能赶到 , 坐下就能吃 , 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温度 。 ”对于开放路边摊 , 侯禹谈了自己的观点 , “必须因地制宜 。 有的道路本来就拥堵 , 不能再添堵;必须进行卫生监管 , 谁摆摊谁负责自己摊位区域卫生 , 不能只依靠环卫工人 , 增加他们的劳动负担;不能放而不管 , 市场秩序 , 安全管控 , 商品质量都需要监管到位 , 不能为搞活经济而损害消费者权益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