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导语:古代的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 , 大部分都是在抒发作者个人的情怀或是展现作者才华 , 其遣词造句颇有一番讲究 , 普通的民众一般无法读懂作品的内涵 。 但是 , 在明清时期 , 有一位文学家、戏曲家 , 他创作出来的戏曲与前人大有不同 , 其作品主旨新颖 , 语言通俗易懂;并且观众主要是广大的平民百姓 , 他就是李渔 。 那么 , 他为何会从一介书生走上戏曲创作的道路?又是什么原因 , 让他的创作在一片阳春白雪中脱颖而出 , 在戏曲创作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位独特的戏曲家和他与众不同的作品 。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李渔雕像一、李渔为何会创作出接地气的戏曲?
李渔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 兰溪人 。 他的父亲是一位做药材买卖的商人 , 父亲希望他能考取功名 , 光宗耀祖 。 后来父亲去世 , 他乡试落榜 , 生活一落千丈 。 生存需要和享乐需求迫使他走上戏曲创作的道路 。 为了迎合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 , 他创作的戏曲比其他人更加通俗 , 更加“接地气” 。 1、养家糊口的重担
父亲去世之后 , 李渔便失去了他唯一的经济来源 , 他妻妾成群 , 数十口之家的担子都落在他的肩上 。 后来清兵入关 , 再加上他连年科考不中 , 便放弃了走科考的道路 。 幸亏李渔的文笔功夫出彩且精通音律 , 作词能力也极强 。 同时 , 那个时期的传奇大受观众的喜爱 , 群众基础广泛 , 使创作戏曲变成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 为了继续生存下去 , 他离开家乡前往杭州 , 走上了戏曲创作的道路 。 2、娱乐至死的态度
(1)物质上的向往
李渔爱吃螃蟹 , 但是螃蟹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食物 , 为了吃上螃蟹 , 他需要提前存钱 , 或是和几个朋友一起筹钱买蟹吃 。 除此之外 , 他对自己的住宅颇有要求 , 没有足够大的园子栽树 , 他就用一个花盆中了喜爱的山茶树 , 一有机会修整院子 , 他必定要经过细细的研究才能将自己住宅布置的称心如意 。 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极大地加重了他的经济负担 。
(2)精神上的追求
虽然李渔的生活条件很艰苦 , 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精神追求 。 他酷爱赏花 , “宁减一岁之寿 , 勿少一日之花”是他的生活态度 , 尽管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 , 他还是要去买一束花以供欣赏 , 有时甚至需要典当妻妾的衣物首饰来筹钱买花 。 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态度令他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 也进一步促进了他戏曲创作的决心 。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芥子园二、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古代戏曲的剧本题材来源于大量的话本、小说 , 其内容大都与当代或是古代的政治文化内容有关 。 而李渔所创作的戏曲的题材大多是从日常生活得到启发 , 以寻常的事书写不寻常的婚姻恋爱故事 。 也正是这种娱乐性极强的题材深受观众的喜爱 。 同时 , 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方法也令整个故事更加精彩 。
1、融感情于故事情节
(1)将笔墨重心放在故事的描写
李渔擅长写情感题材的戏曲 , 但是其笔墨却不着重写情 , 反而将爱情中发生的故事作为主体进行大量的渲染 , 这与以往的婚恋爱情故事有着巨大的差异 。 《蜃中楼》中把柳毅和龙女舜华的相见过程作为写作主题;《风筝误》、《凰求凤》则表现男女主角之间相爱的种种挫折与磨难 , 这些都可以看出李渔在创作时并不注重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描写 , 反而更加在意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 。 也正是这种创作手法满足了增加了整个剧情的可观性 。
(2)仅仅将历史事件作为剧情的背景
为了避免创作重心的偏移和观众注意力分散 , 在涉及到社会历史事件的时候 , 李渔并不对这一事情做过多的描述 。 只是把它当作故事的背景 , 不让戏曲困于历史中 。 同时遵从喜剧的创作原则 , 消除故事原有的悲剧性 , 增强故事的巧合性;或者是进行故事再创作 , 将结局写成观众喜欢的样子 , 来最大限度的取悦观众 。 比如 , 在《比目鱼》中 , 两位主角跳江后获救 , 谭楚玉中了状元 , 夫妻二人与刘藐姑的母亲相聚 。 与剧中跳江殉情的结局相比 , 改动之后的结局更惹人喜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