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稷下|李劼 | 《东岸纪事》叙事的返朴归真( 二 )


崴崴有如一个扣环 , 联接着小说中的两个女主角 , 崴崴的情人乔乔 , 崴崴的母亲刀美香 。 小说呈示的万花筒般人物群像 , 以这一男两女为圆心缓缓纷呈 。 整个小说的叙事 , 有一种包列罗舞曲式的回环往复 , 故事时空与其说是跳跃的 , 不如说是旋转的 。
雅典稷下|李劼 | 《东岸纪事》叙事的返朴归真
本文插图

《东岸纪事》修订版
小说叙事以旋转方式展开 , 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叙事功能的高超笔法 , 并且也只有诸如普鲁斯特、乔伊斯那样的高手能够炉火纯青地运用自如 。 即便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也因为结构意识太强 , 致使整个叙事的全息性显得支离破碎 。 这是很难把握的一种叙事方式 。 夏商的《东岸纪事》有意无意地作了可贵的努力 。 前面三分之一的部分 , 笔墨酣畅 , 运转有致 。 只是后面开始拖沓起来 , 尤其将笔触伸进傣族村寨之后有些失控 。 夏商似乎不知道该拿那些土司后裔怎么办 , 也不熟悉与之相关的那些个农场知青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味;写着写着就随着那些陌生的身影踩入了泥泞的山路 , 一不小心在那里滞留了太多时间 。 东岸纪事 , 变成了傣家悲歌 。 但是 , 刀美香却因此脱颖而出 , 抢尽女一号乔乔的风头 。
虽说是远在云南边陲的傣族女子 , 但刀美香这样的人物并不比乔乔更难写 。 不说其它 , 即便在金庸武侠小说里都有过这类人物的闪亮登场 , 黯然魂断 。 只消渲染一下其野性 , 其泼辣 , 其痴情 , 一般都可以写得很亮丽 。 难是难在如何将乔乔这样的美人 , 如同点亮一盏吊灯那样照亮整个小说 。 乡镇背景 , 浦东口音 , 师院学历 , 熟食西施 。 被混混迷奸 , 被才子调戏 , 刚刚从粗俗的狱警胯下脱身 , 旋即又落入黑老大的掌心 。 乔乔活得辛苦 , 小说跟在乔乔身后刻画得也不轻松 。
然而 , 就像罗丹讲说的巴尔扎克那样 , 《东岸纪事》将所有的灯光架好 , 齐刷刷打开 , 其效果还真的颇有《人间喜剧》的精彩纷呈 。 说史诗显然不恰当 , 因为没那么多诗意 。 夏商不是个诗人 , 写小说务实得像个经纪人 。 比作《清明上河图》也失之夸张 , 夏商没有耐心把小说写得那么细腻 。 才刚跳河 , 马上迷奸;写诗还没摸到门道 , 一转眼就上床见红 。 叙事节奏仿佛摇滚音乐一般 , 轰轰烈烈 。 装腔作势的女大学生读了或许会小声嘟哝受不了 , 但邻里街坊看了却可能翘起大姆指 , 从嘴里嘣出一句上海话:煞根 。
雅典稷下|李劼 | 《东岸纪事》叙事的返朴归真
本文插图

老浦东农村
《东岸纪事》就是一部煞根之作 , 北京话叫做写绝了 。 该清高清高 , 该浑浊浑浊 , 一点不含糊 。 倘若说此前有些上海当代小说叙事展示出来的只是上海的枝枝叶叶 , 那么夏商这部《东岸纪事》则让读者看到了上海这个城市的树根 , 连同埋在地底下纵横交错的根须 。 仿佛是为了追求小说的历史真实性 , 作者还特意将八十年代上海的一些新闻要闻剪贴在小说里 。 诸如陆家嘴大雾 , 高干子弟死刑案 , 抢银行人命案等等 , 有如一部五彩缤纷的历史剧穿插了不少黑白纪录片 。 这虽然好玩 , 但其实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小说本身的叙事品质 , 叙事力量 。
这部小说的经典意味在于 , 不再造作 , 不再扭捏 , 直截了当地直面各色人等 。 我称之为 , 返朴归真 。 当年在农场里服苦役一般受着折磨 , 突然眼前出现一本小说叫做《农场的春天》 , 讲说知青在农场里如何幸福 , 那是什么感受?或者当住在老底子租界里的工商业者纷纷跳楼之际 , 市面上却冒出一部《上海的早晨》 , 歌颂伟大的工商业改造 , 让人情何以堪?所谓的说真话 , 其实就是说人话 。 文学是人学 , 小说是人话 。 这恐怕就是《东岸纪事》的价值所在 。 是人话 , 是人学 。 也是我所说的返朴归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