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原来是这么玩的!,那些极致增长的教育公司( 二 )
一定要注意:不同搜索词背后 , 用户的心理是不一样的 , 所以这三类词需要投放不同的落地页 。
用户搜索品牌词时 , 大概率对产品已经有初步感知了 , 这个时候需要给用户传达的是:为什么应该在这个时候选择我们的产品 , 我们的产品很专业很权威 , 能解决你的什么问题 , 以及现在有限时优惠等等 。
文章图片
品牌词
而如果用户搜索竞品词 , 或者行业词的时候 , 可能并不知道我们的产品 , 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展示我们的产品是什么 , 为什么不选择竞品而要选择我们的产品 , 我们的产品在同行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 从而说服有需求的用户选择我们的产品 。
文章图片
行业词
2、结合用户不同的特征地域差别导致用户的特征也会有很大不同 。 还拿少儿学习举例 , 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需求普遍会更高一些 , 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家长而言 , 提分的需求可能就会更加旺盛 , 所以我们在不同城市做投放时 , 素材主打的卖点就会结合当地家长的需求做区分 , 从而提升整体的转化率 。 设计投放素材有个简单的思考逻辑可以供参考:用户接触产品时的场景是什么?他们都有哪些疑惑?我们的产品如何一一解决他们的疑惑 。 只要搞清楚这3个问题 , 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出相对有效的投放素材 。 3、结合渠道上用户的使用场景我们曾经在朋友圈信息流做投放时 , 做过一个试验——同事投放两版广告 , 一版是点进去非常长的一个界面 , 会详细介绍我们的师资、上课方式、公司背景等等;另一版只有一张图 , 突出——“暑期英语在家学”、“欧美外教一对一”等等 。 结果来看 , 后者的转化率远好于前者 。 分析原因 , 可能是用户在刷朋友圈时刷到广告 , 并不处于一个想买课的场景 , 能够分给广告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 , 所以过长的介绍页信息对于他们来说太复杂了 , 没有耐心看完 , 导致转化效果并不好 。 所以 , 在类似于像朋友圈这种被动触达的渠道上 , 让投放素材更简单粗暴会是一个不错的优化点 。
文章图片
图1转化率最低 , 图2图3远大于图1 , 图2略低于图3 , 你可以思考下为什么?Q3:投放做得好的公司基本上都有一套数据检测体系 , 在看数据方面 , 有什么技巧可以更好地提高投放的投入产出比?A:讲一个朋友圈投放的例子 , 大部分人在看数据时 , 可能只会粗略的看两个数——点击通过率和注册率 , 但如果只看这两个数据的话 , 万一数据出现浮动 , 很难快速定位出现的问题 。 做了同样的动作 , 昨天的注册率是10% , 今天的注册率是7% , 中间发生了什么无从得知 。 如果想要知道什么样的数据会影响点击注册率 , 我们就要把点击注册率当成结果指标来看 。 影响点击注册率可能是页面浏览量、独立访客数、点击到达率、跳出率、二跳率 , 甚至页面停留时长 , 我们就应该把这些数据检测起来 , 从中找原因 。 当我发现点击注册率从10%跌到了7% , 就会去看——页面加载时长有没有明显的变长 , 如果是的话可能就是页面过大;
注册有没有地方会有些报错 , 注册步骤有没有问题 , 是不是在某一个地方的URL可能有问题;
用户的停留时长其实有略微的衰减 , 可能这部分略微的衰减 , 就导致了整体的注册率变低 。
所以 , 如果要让投放的数据检测更有效 , 要做到把所有的过程指标当作结果指标来看待 。
第二部分:老带新Q1:大家都希望做“老带新” , 但是有的公司做得很好 , 风生水起 , 有的公司却感觉还没有找到门道 , 我们先来聊聊“老带新”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大家聊“老带新”的时候 , 很多时候会不可避免的执着于工具 。 比如拼多多砍价 , 大家会觉得拼多多的裂变做得好是因为砍价这个工具很好 , 所以就很多人模仿砍价这种工具 , 效果却没有想象得那么好 。 我们思考下用户愿意做“老带新”这个行为 , 本质上是什么原因?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用户会进行“老带新”行为?用户进行“老带新”的底层动机是什么?总结下来 , 无外乎有三种底层的动机——第一 , 可以薅羊毛 , 有利可图 。 以前我在滴滴的时候 , 拼多多的砍价很火 , 我们也用砍车费做了一个活动 , 但是发现效果一般 。 复盘的时候就发现砍价的“爽点”来自于砍价的瞬间 , 滴滴砍价可能只能砍3元钱 , 对于用户而言感知并不强烈 , 但拼多多一刀可以砍20多元 , 用户就会觉得砍这一刀价很值 。 那为什么滴滴的砍价不能让用户觉得很爽 , 拼多多却可以呢?这就要回到砍价的核心逻辑了——一定要让用户的感知价值大于实际价值 。 举个例子 , 一个电饭煲其实成本价就20元 , 但是用户觉得他值200元 , 砍一刀砍掉50 , 用户就会觉得很满足 。 但是滴滴的车费20元就是20元 , 没有办法通过包装让用户认为这是200元的车费 。 我们就会发现 , 当用户的感知价值远大于它的实际价值的时候 , 砍价的操作空间就很大 。 这么来看 , 砍价这个玩法 , 放到教育行业是很合适的 , 比如 , 一门线上课程价我们定一个偏高的锚定价格 , 说价值499元 , 如果用户认可了这个价格 , 砍价一下子砍个50块 , 就会感觉自己薅到了羊毛 , 会被爽到 。 所以 , 只要用户认可我们给产品赋予的价值 , 砍价这个模式就是可行的 。 很多裂变的玩法大部分是利用了这个动机 , 比如邀请多人可以赠一门课程 , 或者你报名一门课可以参与转发分销 , 或者你邀请多少人可以返还学费之类的 。 第二 , 可以作为社交介质的礼物 。 来看瑞幸咖啡 , 瑞幸最开始火起来就是靠不断地给用户送咖啡 , 为什么送咖啡这件事情能够这么成功 , 其他公司送东西的活动好像也不是特别火 , 送咖啡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首先 , 喝咖啡 , 在工作的场景中还是比较刚需的 , 开会上给同事带一杯咖啡 , 场景很顺畅;其次 , 送一杯咖啡更有一种礼物的感觉 , 不会让用户觉得很廉价送不出手 , 感受下 , 一张10元的打车券和一杯10元的拿铁咖啡 , 肯定是后者更容易让用户进行“老带新”动作的 。 抓住“老带新”在社交场景下的应用 , 关键点在于一定不能让用户感觉送出去的东西廉价 。 比如三节课给三节课的校友们开了一个市面上特别稀缺的爆款新课 , 这个课程只能校友看 , 别人花钱都买不到 , 但是校友可以把课程分享给自己的3个朋友免费观看 。 再比如 , 我们做了一个圣诞节的专题 , 邀请特别好的老师cosplay圣诞老人来上课 , 但只有VIP用户可以上 , 且VIP用户可以一个人带3个人来上 。 这样 , 礼物的属性就被打造起来了 , 用户就会有分享的动力 , 作为社交礼物送出去 。 简单来说 , 就是想办法给某类用户比较独有的东西 , 第三 , 可以作为一种荣誉 , 拿出去炫耀 。 要结合用户的体验点 , 打造每一个分享的契机 , 加上产品的支持 , 类似有个弹窗、排行等 , 助推他们去炫耀 。 比如说微信读书 , 第一名本周读了30多个小时 , 用户可以转发到朋友圈里晒 , 打造自己追求上进 , 热爱学习的人设 。 这类玩法 , 在游戏中非常常见 , 比如王者荣耀、吃鸡类型游戏 , 总会赋予用户一些荣誉 , 刺激用户去公开炫耀 , 以实现“老带新”的行为 。 教育行业里最常见的玩法是 , 当用户达到一定的成就后 , 比如课程学习中 , 从Level1进阶到了Level2 , 或者完成了某一阶段课程 , 通过让用户晒一下学习成果 , 犒劳下自己的努力 。 最后 , 罗量送给了三节课的校友们一句话——以始为终 。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和自己对话 , 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 建立好目标之后 , 更多是向内看 , 目标导向去求索过程 , 外面的一些纷扰 , 无论好的坏的都是历练 , 以始为终 , 才能更加清晰 , 更加笃定 。 凡心所向 , 素履所往;生如逆旅 , 一苇以航 。-End-
推荐阅读
- 『恒星』北极星原来是个“三体”,3颗星都比太阳大,最大的能装5万多太阳
- 『网贷』全村500人都在使劲撸网贷,生怕晚一步平台倒闭了?贷款这么强悍的吗?
- 良心数码点评|128位CPU为什么这么难?也许有生之年都难见到!
- 5G▲从3799降到2199,麒麟990、8+128GB华为5G手机,为何跳水这么快?
- 小回归到爱看剧|在我国越来越没市场了?原来这是必然结果,为什么三星手机
- 程序员@同学在加拿大当程序员,对比国内程序员的待遇,差距这么大
- 大卫聊科技|中国首富原来是京东幕后大老板?低调过头了!,有多少人不知道
- [芯片]好消息!“中国芯”迎来两个重大突破,原来我们不只有华为海思!
- 数码金庸|为什么米粉这么喜欢小米?原来是这几个原因
- 逍遥阁娱乐1|为何不能生孩子,还会吸引这么多人疯抢?,日本女性机器人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