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电商直播催化直播人才培养 “李佳琦”能否批量复制( 二 )


远的不说 , 近几日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傅伟就接到不少企业来电咨询 , “向学校要我们电商直播方向的学生去给他们做主播、策划等” 。 也有企业直接跟傅伟说:“你们这个专业多少学生?我都要了!”
但在颜正英看来 , 电商直播行业缺人才 , 不仅是缺带货主播和达人 , 而是缺专业人才 , 包括策划文案人才、主播运营人才和直播运营人才等 。 以一场直播活动为例 , 不仅有主播 , 还有团队为直播服务 , 如负责统筹的项目负责人 , 负责文案写作的策划 , 直播运营、场控、副播等 。 “直播电商整个链条都缺人 , 目前这样的人才可以说‘奇货可居’” 。
正是瞄准了这一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前景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12月在创新创业学院下组建了电商直播学院 , 下设电子商务专业(直播电商方向) 。 傅伟介绍 , 这也是全国第一家正式落地高校的电商直播学院 , 成立这一学院既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 , 也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 旨在紧抓时代的风口 , 培养能够为服务直播电商全链条的人才 。
“我们不是专门培养‘网红’ ,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成为‘网红’的潜力 , 但每个人都可能在网红产业链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 ”颜正英强调 ,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网红产业链上的中高端从业者 。 在人才培养的前期 , 我们采用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 , 培养一批直播电商管理者和短视频创作者 , 其中也包括带货达人 。 到后期 , 如果学生确实有成为‘李佳琦’的潜力 , 我们对其进行开放式培养 , 根据其特点、特长 , 将其培养成‘王佳琦’ , 等等 , 但绝不是李佳琦的复制 。 ”
义乌工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也抓住直播电商新业态 , 在2017年便开设了系列直播课程 , 并于2018年正式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 随后成立了3个直播导师工作室 。 陈旭华诉记者 , 这些工作室其实是校企合作的平台 , 从产品设计规划、短视频拍摄、视频剧本制作、直播技巧 , 以及直播效果监控等方面提升学生电商技能 。
直播“带货”成了学生的日常
作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商直播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直播电商方向)首批学生之一 , 大二学生陈忠强便是冲着电商直播行业的前景从机械制造专业转专业而来 。 据了解 , 该专业既有精英班 , 即电子商务专业(直播电商方向) , 目前30人;也有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兴趣班 , 即“第二课堂” , 现有学生约300人;目前还在筹划在该专业再组建“就业创业班” 。
“我知道电商直播行业发展得很快 , 但是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指导带你‘入门’ , 就不知道怎么进入这个行业 。 ”在转专业之前 , 陈忠强已经想好 , 将来要围绕直播行业进行创业 。 他告诉记者 , 目前自己所学的课程主要为理论课程和直播实践 。
据记者了解 , 目前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商业素养、新媒体素养、综合素养等方面 , 既有市场分析、营销策划、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与数据分析、企业管理等课程 , 也有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插花养生等课程 。
“我们不仅局限于教会学生如何介绍一款产品、如何化妆上镜 , 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市场洞察能力、创意文案写作与营销策划能力、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全媒体营销能力以及新媒体运营与数据分析能力等职业素养 。 ”颜正英说 , 对于自然地面对镜头的适应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才艺能力等综合素养 , 也都安排在教学和训练范围内 。 这样学生未来就可以胜任更多种类的工作 。
在2019年成立了“淘宝直播工作室”的义乌工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郭刚志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实践教学 。 他认为 , 学生不敢表达、表现自己是常见的问题 。 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让学生直接面对镜头讲 , 一般一个月之后情况便会逐渐转好 。
出于同样的考虑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特意打造了47间直播间 , 引进了10多家知名品牌 , 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进行电商直播实战训练 。 目前 , 学校尚未复学 , 为提升实战能力 , 宋一楠、陈忠强等同学主动到南京相关企业实习 , 每天4个小时的直播“带货”成了他们的日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