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复工加速度,一桥连两岸!郑济铁路郑州黄河特大桥钢桁梁合龙

黄河复工加速度,一桥连两岸!郑济铁路郑州黄河特大桥钢桁梁合龙
文章图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通讯员 曲磊磊 孙涛杰/文 记者王铮/图
5月19日10时16分 , 由河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投资、中铁大桥局承建的郑济铁路郑州黄河特大桥钢桁梁顺利合龙 , 标志着郑济铁路建设进入快车道 , 为实现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
记者来到京港澳高速黄河大桥下游3.5千米处 , 郑济黄河特大桥就位于这里 。 该桥全长34.3千米 , 总投资75.2亿元 , 为公铁两用、三桥合一桥梁 , 下层铁路桥面上游侧为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郑济高铁 , 下游侧为设计时速160公里的郑新市域铁路 , 上层为32.5宽、双侧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的郑新快速公路 。
黄河复工加速度,一桥连两岸!郑济铁路郑州黄河特大桥钢桁梁合龙
文章图片

作为郑济铁路的控制性工程 , 郑州黄河特大桥主桥采用三桁式连续钢桁梁结构 , 上弦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桥面板叠合 , 铁路桥面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 设计时速350千米 , 是我国长度最长、跨度最大、设计时速最高的无砟轨道钢混叠合连续钢桁梁桥 , 具有工程规模大、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环保水保要求高“两大两高”的特点 。
“该桥钢桁梁全长2016米 , 全桥钢梁总重为7.28万吨 , 相当于近2个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重量 。 ”中铁大桥局郑济铁路站前ZPZQ-Ⅶ标段项目部副总工程师马涛说 , 郑州黄河特大桥主桥共设置两处合龙口 , 其中380-381#墩已经于5月10日顺利合龙 , 本次合龙口位于主桥的383-384#墩之间 。 为实现无应力精确合龙 , 项目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 , 全过程监控 , 对施工中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 , 多次召开专家会讨论方案 , 在合龙前确保了杆件制造及安装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 确保了合龙工作顺利进行 。 大桥预计年内实现主体工程完工 。
“项目部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 , 2月22日连续钢桁梁架设施工复工 , 3月6日项目全面复工 。 ”该标段项目部常务副经理饶培红介绍 , 项目部克服用工、材料、运输等因素带来的困难 , 复工前购置了足够的储备防疫物资 , 采取“点对点”专车接农民工、全体人员核酸检测、24小时封闭管理等措施 , 适时开展“抗疫复产保节点”劳动竞赛 , 并优化合龙方案、加快工序衔接 , 掀起复工即大干的浪潮 , 如期完成了节点目标 。
郑济铁路郑州黄河特大桥 , 主桥大部分工程位于宽阔的黄河河面及岸边、浅滩地带 , 桥梁穿过黄河湿地保护区、通过黄河鲤鱼生态保护区 , 还涉及农田、林地、养殖区等地带 , 环保与水保的要求高 , 施工外界影响因素复杂; 黄河大堤附近施工 , 对大堤的保护措施要求高 。 为保护母亲河 , 项目部严格执行绿色施工标准 , 拌合站采用可靠性更高的下置式新型除尘装置和封闭式管理 , 购置了洒水车、雾炮等环保设备 , 施工场地进行绿化覆盖 , 施工废水严禁直接排放采用三级沉淀池沉淀、过滤 , 保证施工周边环境卫生及施工水域水质安全 , 保护了黄河珍稀鱼类 。
该标段自2017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 , 项目部坚持以建设安全优质精品工程为目标 ,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环保措施 , 优化工艺 , 致力打造平安工地、智慧工地、绿色工地 。 通过引进BIM技术应用 , 提升了对质量安全管理、物资成本管理、环境监测、车辆管理等方面的控制力度 , BIM技术平台的钢梁建模、施工模拟让施工过程形象化具体化 , 加快了施工速度 。
【黄河复工加速度 , 一桥连两岸!郑济铁路郑州黄河特大桥钢桁梁合龙】据悉 , 郑济铁路是连接豫鲁两省的国家铁路干线 , 起自郑州东站 , 止于济南西站 , 是我省“米”字形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 郑济铁路建成后 , 郑州到济南预计缩短至2个小时以内 , 满足中原与山东半岛城际间的交通需求 , 对助力中原崛起、振兴西部大开发 , 构筑我国东中部地区西经云南、新疆的出境通道 , 促进“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