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没有攻击性咋办

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一)保护自我的本能-生物本能论。(二)生理及精神状态异常-生理机能论。(三)遭受挫折-挫折-攻击假说。(四)大众传播的影响。(五)成人的不当示范。(六)父母的教养态度及方式不正确。如何预防幼儿的攻击行为(积极面)(一)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能力。(二)鼓励幼儿积极的走入团体、建立友谊。(三)增强幼儿表达自我(个人情绪、想法、意见)的能力,例如运用课程讨论情绪的来源、感觉、以及表达方式。(四)培养幼儿相互尊重的态度。(五)注意幼儿之间的互动状况,减少嘲弄、取笑、故意挑衅、惹人生气等不适行为。(六)选择适当的大众传媒。(七)成人的身教。如何辅导/解决幼儿的攻击行为(消极面)(一)隔离法-立即告诉幼儿攻击别人是不对的行为,并带开幼儿,让他自己待在隔离的区域,成人及其他幼儿不加以干扰,由其自行思考行为的适切性。(二)了解攻击行为的原因(包括是否缺乏安全感、是否在纾解压力或情绪等)。(三)倾听幼儿的话,表达个人的关心并让幼儿把情绪及心中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四)检视攻击行为是否因为拥挤的环境或不当的活动规划所造成,并改善之。(五)利用行为改变技术-以增强的策略鼓励幼儿的友善行为,以消弱的策略减少幼儿的攻击行为。(六)担任小帮手-增加幼儿自信及展现能力的机会,并藉以移转重心。(七)与家长咨询及合作(校外是否也有攻击的行为?是否也有引起攻击行为的原因?)。儿童攻击行为的辅导原则:1.帮助儿童宣泄情绪并请听儿童的想法。2.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进应付挫折的能力,鼓励符合要求的行为。4.善用媒体,使儿童学习非攻击行为。5培养同理心,使儿童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反思。6.提供和谐舒适的环境,并尊重儿童身心发展。7预先安排分配玩具或游戏器材,以减少儿童间的争执。
■网友的回复
这位妈妈啊你快别瞎教孩子了,你要把好好的一个孩子教坏么孩子友好,不随便攻击他人,用哭泣来求助,被你们认为是懦弱的行为,强行要求孩子“打回来”,作为家长,不能理解孩子反而要求孩子做本来不是自己的事,和强盗没有什么区别。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建立一种自我意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处理问题的方式,他在慢慢学着认识环境适应环境,为什么男孩子就一定要有“攻击性”,男孩子为什么不能不还手为什么孩子们之间的玩耍争夺被你认为是“受欺负”,其实你无形中在用大人的观念去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你的方式去成长,请问在控制下长大的孩子能够有独立性么?倘若真的受到欺负他有勇气不依赖他人自己解决问题么?大人不希望孩子受欺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方式需要改善,孩子不与他人发生争执实际是有礼貌的有思考的,应该给予表扬而不是指责,你会让孩子是非不分,如果希望孩子能够在下次发生冲突时表现得有主见,应该回家之后和孩子好好交流:今天和谁谁玩的时候他抢你东西了你生气么,他这么做对不对?下次我们一起告诉他这样做不对好么?作为父母,别一味护着孩子而忘了教孩子是非对错。
■网友的回复
孩子受欺负了你只告诉他要打回来,真是不负责任。孩子这么小,你也不想想,他会知道怎么打?他轻轻摸了别人两下,也证明了他试图“打回来”,只是没有一个可行的方法。所以,你要教他一些能给其他小朋友一些震慑又不会引起严重后果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比如说,谁要是在这么抢 ,你就用脚踢他,恩,就朝着屁股,腿踢。不出几次,你的孩子就会成为小区一霸了。这是你的工作重心就变成了教他不要主动攻击人,懂得尊重其他小朋友之类的。我认为相对于天天被欺负教他讲道理,理解别人,不如先把他训练成强势的一方,再以对待强者的约束教育去教他更有利于他的成长。
■网友的回复
这样看来您的孩子是属于受欺负的一方,您不必太过担心孩子缺乏攻击性,攻击性过强的孩子一定是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我建议您引导孩子,当受到他人攻击后,不要继续动手,这样只会激发另一孩子的攻击性,鉴于您的孩子对于强者有畏惧心理,可能事态会更加恶化,甚至受到生理伤害。具体可以:让孩子及时跟老师上和家长反馈,及时归还给孩子玩具,并对错误一方及时隔离或进行惩罚和要求道歉,让孩子们理解攻击行为的零反馈。同时孩子可能缺乏反抗的勇气,建议您带领孩子进行一些胆量训练和表达训练,有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