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建校115周年是什么原因?复旦建校115周年背后的真相( 四 )


西湖高研院院长施一公在此次开学典礼上称 ,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 他特别强调要感谢复旦大学与西湖高等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 使得今年入学的19位学生有了一个温暖的大后方、一个可以信赖和获取知识与力量的家 。
澎湃新闻注意到 , 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曾于今年4月28日公布了“复旦大学—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跨学科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项目2017年招生简章” 。 根据招生简章的有关信息 , 复旦大学和西湖高研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
经教育部批准 , 上述两校从2017年起共同实施“跨学科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项目(首批学生于2017年秋季入学) 。 学生入学后 , 在复旦大学注册学籍 , 由两校联合培养 ,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 , 发给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证书 , 授予复旦大学博士学位 。
此次招生的专业包含数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等 , 均按一级学科招生 , 实行“申请-考核”制 。 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学士学位获得者、硕士学位获得者均可申请本项目 。
公开资料显示 , 西湖高研院是西湖大学(筹)的前身及筹建依托主体 。 作为一所新型非营利高端科研机构 , 西湖高研院下设理学、前沿技术、基础医学、生物学四个研究所 , 将为新型民办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筹)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
2015年6月 , 《筹建西湖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正式启动西湖大学筹建工作 。 2016年12月 , 西湖大学(筹)的前身——西湖高研院在杭州举行成立大会 。
【复旦建校115周年是什么原因?复旦建校115周年背后的真相】浙江在线9月2日的报道还提到 , 今年3月开始 , 西湖高研院与复旦大学采取跨学科联合培养的模式 , 展开博士研究生的遴选和培养 。 首批19名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到5年 , 在开始的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里 , 他们将根据各自培养计划 , 在复旦大学相应院系进行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 , 其余时间将在西湖高研院跟随导师进行科研工作 。
【复旦建校115周年是什么原因?复旦建校115周年背后的真相】西湖高研院首任院长 ,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施一公在开学典礼上寄语学子 , “西湖高等研究院旨在培养最优秀的青年人才 , 从事最尖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剑指世界一流……希望你们以创新为目标 , 通过批判性的思维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人类未知的前沿领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