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青春由磨砺而出彩,90后,好样的!( 二 )


莺歌青春由磨砺而出彩,90后,好样的!
文章图片
2月5日,在武汉协和江北医院重症监护室,金钰在照顾病人 。新华社发
“虽然逐渐习惯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只是嘴馋的我还不知道武汉热干面是什么样的味道 。”鞍钢集团总医院护士、辽宁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金钰俏皮地说 。
金钰所在的辽宁重症医疗团队,接手的是武汉协和江北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工作 。按照规定,为防止缺氧,医护人员每工作4小时就得出去休息1小时 。然而面对危重的患者,金钰常常顾不得休息、顾不得吃饭喝水,常常是连续工作8小时,神经高度紧绷 。“谁也不确定下一秒患者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会不会呼吸困难,会不会需要吸痰……他们的一切都依靠我们 。”金钰说 。
莺歌青春由磨砺而出彩,90后,好样的!
文章图片
3月3日,张慧变在吕梁市疾控中心的试剂准备区内配置反应体系 。新华社采访人员杨晨光摄
连续工作46天、检测样本1436份、准确率100%,这是山西省吕梁市疾控中心“90后”检验员张慧变截至3月7日的防疫“成绩单” 。张慧变的家位于距离单位20公里的郊区农村,除夕的早上,张慧变曾回过一趟家,可刚进家门就接到单位的紧急通知 。“饭还没吃完就往实验室赶,在家待了还不到1个小时 。”
虽然没有奋战一线的机会,一些在读的医学生们纷纷发挥专业特长,凭一己之力也加入了抗疫的队伍,点滴之水汇入江河,激荡起更大的力量 。
郝莺歌,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大四学生 。去年6月,她被学校派到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实习 。春节前,她和公司其他外地员工一样打包好了行李,准备乘火车回河南老家过年 。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郝莺歌的计划 。当时,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刚刚承接了部分关于新冠病毒样本的核酸检测工作 。看到公司发出的战“疫”动员令,郝莺歌犹豫了 。
“95后”的她做了艰难而又坚定的一个决定——退票 。
莺歌青春由磨砺而出彩,90后,好样的!
文章图片
郝莺歌在实验室工作(3月1日摄) 。新华社发
每天检测过程中,郝莺歌都要面临“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我们的手是在安全柜里操作,时间长了,手就会变得冰凉 。同时,密不透气的隔离防护装备又常常感到闷热难耐 。”“最忙的时候,实验室平均每天约检测8000份样本,3月1日当天就检测了1.2万份样本 。”连续的夜班曾让郝莺歌疲惫到极点,但一旦有样本入库,她仍会立刻到岗 。
莺歌青春由磨砺而出彩,90后,好样的!
文章图片
袁婧怡在为来电市民解答问题 。刘栋摄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大三学生袁婧怡每天紧盯疫情进展 。“我曾是一名青年防疫志愿者,如果有需要,我还愿意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说 。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共青团吉林省委发出增援吉林省12320卫生热线的号召 。辅导员老师在班级群里转发通知后,袁婧怡立即报了名 。“我是学中医的,即使不能上前线,我也要出一份力 。”
戴起耳机,袁婧怡的志愿服务开始了 。每天从早上8点多忙碌到下午4点,倾听、解答、记录、情绪抚慰……每次通话时间长的要半个小时,短的也得三五分钟 。最忙时,袁婧怡一天要接50多个电话 。为避免上洗手间耽误时间,尽管说得口干舌燥,她却不敢多喝水 。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90后”曾是柔弱的年轻人,没吃过苦,经不起风浪,但当国家需要之时,他们不仅没有退缩,还勇敢地拼在最前面,越是艰险越向前 。
他们一肩担着家,满是温情,一肩扛着国,尽是豪情 。
【莺歌青春由磨砺而出彩,90后,好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