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杨得志17岁参加红军,只发梭镖头,棍子自己削,转身就想走

作者:卡迪罗
1927年夏 , 一个消息传遍湘江两岸:南昌起义爆发了!这一消息也传到了湖南郴州的一个筑路工地 , 不久 , 在工地上干活的杨海堂、杨得志兄弟发现 , 周边扛红缨枪、拿大刀片的农民越来越多 , 工地老板和监工们也一改往日态度 , 对工地上的民工们客气起来 。这一切都暗示着 , 红军就要来了 。
[红军]杨得志17岁参加红军,只发梭镖头,棍子自己削,转身就想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过了几天 , 工地附近的村子里发生了打土豪的农运 , 工地老板害怕了 , 给每个工人发了25斤大米 , 打发他们回家 。年仅17岁的杨得志听说工地要散伙 , 着急地问哥哥:“那我们怎么办啊?”哥哥杨海堂比杨得志年长5岁 , 倒是不担心 , 想了一会后说:“没出路的话 , 我们只好回家咯 。”
回家?杨得志的家在湖南醴陵南阳桥的一个小山村 , 家里一无田二无地 , 连住的两间茅草屋都是别人的 , 一家人全靠打铁的父亲养活 。杨得志的母亲虽然先后生了14个孩子 , 但因为饥饿和贫穷 , 活下来的只剩他和哥哥、姐姐三人 。因为生活所迫 , 他才和哥哥一起出去修路 , 如果再回去 , 恐怕又要没饭吃了 。
哥哥见杨得志没作声 , 便试探问道:“要不 , 我们去投红军?”“投红军?!”杨得志忍不住欣喜得叫出声来 , 他早听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 , 因此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地主、工头们才对红军十分害怕 , 所以心理早就对红军暗暗向往了 。正巧修路工人中真有个叫“老唐”的地下党 , 在他的联系下 , 杨得志兄弟等25名修路工人一起决定去参加红军 。
[红军]杨得志17岁参加红军,只发梭镖头,棍子自己削,转身就想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湘南起义领导人纪念雕像】
红军驻扎的地方在韩家村 , 离工地只有十几里路 , 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 , 格外高兴 , 杨得志还特意穿上了离家前姐姐亲手给他做的新鞋 。走到村口 , 只见那里插着一面大旗 , 上面写着“招募新兵” , 旗下围着许多人 , 穿什么的都有 , 有穿着破布褂的 , 也有穿着蓝绿军服的 , 这些人都背着红缨枪或大刀 , 准是刚入伍的行新兵们 。
杨得志挤进人群 , 只见当中摆着一张八仙桌 , 一个戴着红五星帽的人正坐在桌前登记入伍新兵的花名册 。桌旁还站着一位留着仁丹胡子的大高个 , 他身披呢子大衣、脚蹬皮靴、腰缠宽皮带 , 每有人过来报道 , 便拖着长腔慢悠悠得询问来人的个人信息 , 那神气劲儿 , 和白军军官真没啥区别 。
终于轮到杨得志兄弟这拨人 , 大家都报了名 , 副官长问了杨得志的名字 , 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 问:“你多大了?”

十七 。”

正是好时候啊 。”副官长用拳头敲了敲杨得志的胸膛 , 说:“行 , 杨得志同志 , 你就留在师部当通信员吧 。”
杨得志的哥哥杨海堂被分在特务连 , 杨得志不愿离开哥哥 , 拉着哥哥的手说:“他是我哥哥 , 我要和他在一起 。”
[红军]杨得志17岁参加红军,只发梭镖头,棍子自己削,转身就想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副官长笑了 , 说:“当红军嘛 , 要听命令 , 何况你哥哥在师部特务连 , 你们也可以经常见面 。”杨海堂也对杨得志说:“听长官的话 , 不要挑拣了 。”就这样 , 杨得志成了工农革命军第7师的一名通信员 , 不过由于缺乏制式军装 , 他穿的还是从家里带来的破棉袄 , 也没人给他发武器 , 唯一的区别就是比以前多戴了一个红袖章 。
第7师是在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中建立起的一支队伍 , 成员大部分都是湖南人 , 虽说是一个师 , 但也就只有几百人 , 武器装备也特别差 。没多久 , 杨得志终于如愿以偿被调到特务连当战士 , 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可哪知道 , 到了部队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