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万众瞩目清凉山:"红色新闻山"的红色历史
“陕西一直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 。 陕西的红色旅游内涵丰富 , 让我的心灵得到洗礼和升华 。 ”湖南日报全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晓明对陕西的红色文化深有感触 。 同行的媒体人纷纷表示 , 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
一、延安清凉山——“红色新闻山”
清凉山 , 又名太和山 , 位于延安城东北、延河北岸 , 高100多米 , 方圆约4平方公里 , 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之一 。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 清凉山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和边区群众报社的所在地 。 1938年3月 , 新华社从延安城内迁到清凉山 。 1939年2月 , 新华社从清凉山迁到党中央所在地杨家岭 。 1941年5月 , 新华社与解放日报社一起搬到清凉山上新打的窑洞里 。 七大开幕时 , 陈毅同志赋诗曰:“百年积弱叹华夏 , 八载干戈仗延安 。 试问九州谁做主 , 万众瞩目清凉山 。 ”因此 , 清凉山被称为“红色新闻山” , 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
文章图片
当年《边区群众报》刊发边府嘉奖游击队三英雄和游击队长田启元的报道 。 资料照片
1984年12月 , 中宣部批准了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项目 。 1986年10月24日 , 延安新闻纪念馆建成开馆 , 中国记协组织几十位“老延安”前来祝贺 。 如今 , 延安新闻纪念馆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 清凉山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文章图片
二、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的四大队
1947年3月 , 中共中央为了打破国民党发动的对陕北根据地的重点进攻 , 果断做出了主动撤离延安的决定 。 我军撤出延安后 , 新华社大部分同志由社长廖承志率领 , 前往太行地区寻找新的工作点 。 副总编辑范长江领导部分同志留在陕北子长县 , 在一座简陋的寺庙里播发陕北战场和全国战场的战报 。 直至国民党军逼近子长县 , 他们才带着电台急行军转移 , 追赶中央机关队伍 。
1947年3月29日 , 中共中央在清涧县枣林沟村召开政治局会议 , 讨论中央机关的行动 。 会议决定:成立前敌委员会和中央工作委员会 ,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 , 主持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工作;刘少奇、朱德等率一部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转移到华北 , 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 , 负责中央委托之工作 。 4月11日 , 中共中央又决定 , 中央和军委大部分机关工作人员暂住晋西北的临县地区 , 组成由叶剑英、杨尚昆负责的中央后方委员会统筹后方工作 。
文章图片
枣林沟会议后 , 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工作人员及警卫部队共800余人组成中央纵队(对外称三支队) 。 新华社工作队称四大队 , 范长江任大队长 , 最初有40余人 , 后因工作需要 , 到当年11月人员调整到107人 。 四大队有3个分队 , 第一分队为编辑和英译人员 , 第二分队为电务和中译人员 , 第三分队为行政后勤人员 。 四大队主要任务:一是抄译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路透、美联、合众等外国通讯社的部分英文电讯 , 供党中央领导人及时了解国内外情况 。 二是同太行总社保持电台通信联络 , 一方面传送解放军总部的战报和中央领导人为新华社撰写的评论、社论、新闻等各种文稿以及党中央对宣传工作的指示;另一方面向党中央转达太行总社有关宣传报道的请示报告 。 三是抄收太行总社的文字广播和外国通讯社的电讯 , 编辑出版每期各4000字左右的《新闻简报》和《参考消息》 , 供中央纵队干部阅读 。 四是代表总社就近指导新华社西北总分社(陕西分社的前身)和西北野战军分社的报道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