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万众瞩目清凉山:"红色新闻山"的红色历史( 二 )


『延安』万众瞩目清凉山:"红色新闻山"的红色历史
文章图片

当时 , 陕北敌我力量对比约为10比1 。 胡宗南仗着自己兵多 , 急于寻找我军的主力决战 , 又是派飞机四处侦察 , 又是用无线电台监测 , 并悬赏30万元监测毛泽东的电台 , 悬赏20万元监测彭德怀的电台 , 但敌人始终未能搞清楚我军的行踪 。 为了保障中央首长的安全 , 四大队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 避免被敌人捕捉到信息 , 同时密切关注和收集敌台情况 , 随时向中央汇报 。 1947年6月9日 , 四大队的电台搜索到国民党中央社的消息 , 说毛泽东正在马蹄沟一带活动 。 范长江立刻汇报给毛主席 。 那时 , 党中央机关和毛主席驻地在王家湾 , 离马蹄沟还有几十里地 , 而四大队住在高川 , 距王家湾不远 。 当晚 , 胡宗南部以四个半旅的兵力向马蹄沟方向进发 , 而王家湾是胡宗南部袭击马蹄沟的必经之地 。 中央机关立刻向山上转移 , 同时命令四大队也立刻转移 。 据四大队工作人员张连生回忆说:“当我们走近山口时 , 看见毛主席、周副主席站在雨中 , 正在等我们呢!他们说 , 由于情况紧急 , 其他大队都已进山了 , 因怕新华社的同志们走错了路 , 才在这里等我们的 。 见到我们都赶上来了 , 他们才放心地同我们一起上了山 。 ”当时追军紧逼 , 又遇狂风暴雨 , 大家相互扶持、前后照应 , 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艰难行进 , 安全转移 。
四大队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历时一年多 , 途经12个县 , 先后住过37个村庄 , 大的转移有8次 , 行程数千里 。 期间生活非常艰苦 , 他们常以黑豆、酸菜充饥 , 以门板、磨盘、灶台作办公桌 , 环境也非常险恶 , 有时就在距敌不过一二十里的紧急情况下工作 。 他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 每天编辑出版《新闻简报》和《参考消息》 , 供中央机关领导阅读 。 期间 , 新华社的许多重大新闻和重要社论、评论 , 都是经四大队电发太行 , 由临时总社播发全国的 。 1948年4月22日 , 范长江率领四大队随同中央支队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附近的新驻地 。
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 。 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 , 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 ”
『延安』万众瞩目清凉山:"红色新闻山"的红色历史
文章图片

从宝塔山远眺清凉山 。 本报采访人员杨小兵摄
三、战火硝烟中的西北总分社和群众日报社、西北台
新华社西北总分社(陕西分社的前身)、《边区群众报》(后改名《群众日报》 , 《陕西日报》的前身)、西北新华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 在陕北时期也是“三位一体” , 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
1947年2月19日 , 西北新闻社成立 , 李卓然任社长 , 胡绩伟任总编辑 。 同年3月12日 , 成立于1940年3月的《边区群众报》因战事紧张被迫停刊 , 报社人员编入西北新闻社 。 1947年5月27日 , 西北新闻社改组为新华社西北总分社 。 1947年3月成立的新华社西北前线分社 , 后来也归总分社领导 。
『延安』万众瞩目清凉山:"红色新闻山"的红色历史
文章图片

西北新闻社在筹建新华社西北总分社的同时 , 积极筹划恢复《边区群众报》的出版 。 在6期试刊后 , 《边区群众报》于1947年4月21日正式复刊出版 , 并由过去的三日刊改为日报 , 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 , 采取油印、石印、铅印等多种方式坚持出版 , 成为当时陕甘宁边区唯一坚持出版的党报 。 1948年1月10日 , 《边区群众报》转战陕北途中 , 在绥德县霍家坪更名为《群众日报》(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 , 报头仍然由毛泽东同志书写 。 4月22日延安光复 , 《群众日报》回到清凉山继续出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