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阎连科 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上升( 二 )



命运的独立和微笑
封面新闻:《她们》的写作对象跨越三代 。 面对几代中国女性的人生境遇 , 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阎连科:
《她们》是写了几代的女性 , 但一定要记住 , 它是写了那块土地上的几代女性 , 是那种文化上的几代女性的命运和很简单的思考 。 那块土地上的女性 , 当然也是中国女性的参照和缩影 , 但中国太大了 , 南北文化的差别、城乡文化的差异 , 沿海地区和南北方文化的差别 , 内陆地区和边境地区的文化差别 , 还有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别 。 这些文化的差别 , 也决定着女性的差别 。 幸运的是我是河南人 , 中原地区 , 这儿的文化在中国有一定代表性 , 所有那块土地上的城市女性也一定有代表性 。
封面新闻:您认为家乡那片土地上的女性经受了更多的苦难 , 但“她们”最终却没有沦为祥林嫂那样的抱怨 。 那个年代女性乐观的原因是什么?
阎连科:
她们中间有很多祥林嫂那样的人 , 比如《她们》中我的大姐、表姐 。 比如《她们》第七章中的“方榆花” 。 我其实没有回避这些 , 只不过在这本书中 , 我的视角不让我把过多的笔墨放在这一点 , 而是更多地关注了她们乐观、坚韧和面对男人和命运的独立和微笑 。
封面新闻:我们感触于《她们》中家族女性的牺牲和伟大 , 但同时又想问 , 我们可以为这些为家族牺牲过而不自知的女性做些什么呢?
阎连科:
我们不能为中国的女性做什么 , 但是有一点 , 如果我们能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无论她们是都市人还是乡村人 , 她们是几岁十几岁还是八十岁 , 我们做什么都不如对她们有几分理解和尊重 。 尊重是最应该做的和改变的 , 如果大家读了《她们》 , 在对女性的尊重这一点上有一点改变和变化 , 那么这本书就有些价值了 。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张杰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