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明治维新”与破产的“洋务运动”,从地理环境看两者成败

为何“明治维新”可以成功 , 而“洋务运动”却不行——如果要细致的解答这个问题 , 我们大可以从统治者的施政思想、个人观念、政治制度和王朝文化等各方面来进行解读——而且 , 这些解读将会非常的细致和全面 。但 , 从宏观层面来看 , 为何二十余年的“明治维新”可以成功 , 而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却不行?
今天就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和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写了一本很著名的书 , 叫做《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 这本书里有很多有趣的问题 , 譬如“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 , 而不是相反?”
[]成功的“明治维新”与破产的“洋务运动”,从地理环境看两者成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个问题和本文的提问有何关系呢?不妨来看看贾雷德·戴蒙德做出的总结:不同社会之所以在不同大陆得到发展 , 原因在于大陆环境的差异 , 而非人类的生物差异 。过去一万年间的主要历史进程是:拥有枪炮、病菌和钢铁 , 或是拥有较早的技术和军事优势的人类群体 , 以牺牲其他群体为代价进行扩张 , 直到后者被取代或者大家都开始分享这些新优势 。成功与失败:地理环境和政治思想
英国孤悬海外 , 与欧洲大陆一直保持着若有若无的一种关系 , 在诺曼征服以前英格兰与欧洲大陆基本处于隔绝状态 。当有着法兰西血统的诺曼底公爵入主英格兰以后 , 这才重新搭建起和欧洲大陆的政治、文化联系 。诺曼征服以后 , 随着英格兰的逐渐强大 , 英国对欧洲大陆开始采取“均势外交”(维持欧洲大陆力量的平衡)
[]成功的“明治维新”与破产的“洋务运动”,从地理环境看两者成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地理环境决定了英国这种政治外交思想的孕育 , 英国孤悬海外 , 难以使自己的势力在欧洲大陆上进行扩张 , 因领土问题和法兰西争端数千年 。作为一对老冤家 , 英格兰和法兰西的这种矛盾冲突 , 以及英国在欧洲大陆上采取的“均势外交” , 都反映的是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各方面的影响 , 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 。
【[]成功的“明治维新”与破产的“洋务运动”,从地理环境看两者成败】清朝入主中国以后采取积极的汉化政策融入到汉文化之中 , 这使得清朝统治者继承了数千年来许多古老的政治思想 。乾隆皇帝在拒绝和外国通商时说“天朝物产丰盈 , 无所不有 ,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这话一点也不愚昧和自大 , 它确实反映出清朝地大物博 , 在农耕时代完全可以维持一套自给自足的系统 。
中国的地理环境是闭塞型的 , 这种闭塞型的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这个作为四大文明之一的文明像其它文明一样走向灭亡 , 这种地理环境既孕育了华夏文明 , 又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华夏文明 。它使得这个文明可以在不受其它民族和国家的打扰下安全而又平静的发展 , 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强而有力的文明竞争 , 当华夏文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后 , 它得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成为东亚地区的文明主导 。
[]成功的“明治维新”与破产的“洋务运动”,从地理环境看两者成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华夏文明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时 , 便诞生了“华夷之辩”这种文化观念 。它本质上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文明对另一些稍显落后的文明建构的地位关系 , 在地理区域范围内确立了自己的高级地位 。自周以来 , 华夏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不断的强化和阐述这一点 , 将自己形容为礼仪之邦 , 而其它区域的民族都是未曾开化的野蛮人 。
大一统思想形成以后 , 中国历代王朝的疆域愈发的广阔、政权变得更为牢固 , 而从秦朝开始 , 中国的历史发展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在儒家思想学说的服务下 , 中国的历史开始不停的原地打转 , 它被巧妙的维持在某个阶段 , 既摆脱不了一些现在看来尚还落后的思想 , 而新的思想和技术在萌芽的时候又立刻被掐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