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这才是国产历史剧的扛把子,历经十余年拍摄四部,最低都是8.5分( 二 )


唯一能让人叫得上名字的男性演员只有饰演张仪的喻恩泰与剧中扮演魏王的李立群 。 可这也没能让这部剧的口碑与质量有丝毫的下降 。
西北汉子富大龙将嬴驷表演的淋漓尽致 , 年轻时的雄姿英发与老年时的疯疯癫癫 , 以及在面对人才时最谦卑的那一句“先生教我 。 ” , 与张仪那熙攘于名利的模样也成就了一段荧幕佳话 。
而张仪的表演同样并不简单 , 这样几分功利与几分可爱完美融合 。 多一分则过 , 少一分则不足 。
我看过很多版本的张仪 , 唯有喻恩泰让人觉得张仪是一个可爱的人 。
彭城相王反遭暗害 , 却更加坚定了嬴驷称王东出的决心 。 在遇见被昭阳污蔑窃玉的张仪 , 怎能不惺惺相惜呢?一个被敌国瞧不起 , 一个被前辈瞧不起 。
在某种层面上来说 , 秦王对魏国的反击与张仪那番“如遇明君 , 必以窃国雪耻 。 ”是不谋而合的 。
相似的境遇让这两个人不仅是君臣 , 还有情谊 。
这番情谊是张仪在进行外交时 , 秦王无条件的信任 , 也是张仪在外交时与秦王那份心有灵犀 。
还记得 , 在《裂变》的结尾 , 垂垂老矣的秦孝公向嬴驷讲述了老子的预言 。 “秦周同源 , 均起西陲;秦为诸侯 , 而秦周分离;离五百年 , 而大合于秦;合十七年 , 则霸王出 。 ”嬴渠梁问他 , “如果神明占卜说秦国是天下霸主你何以待之?”“纵然天命所归 , 仍需人事努力 。 ”嬴驷凭借着“人事努力”四个字 , 为秦国带来了希望 。
他也从不敢忘却父亲对自己的嘱托:天命星象 从来不会垂怜弱者 , 从来都是强者的光环 。
三、“上古造字 , 玉王同字 。 ”
若是同自己的父亲与祖父比起来 , 这位秦昭襄王嬴稷未免可怜了些 。 前有宣太后听政 , 后有穰侯魏冉制衡 。 然而王就是王 , 嬴稷通过与范雎的合作铲除了宣太后与外戚的势力 。 却始终没有遇见一位真正的知己好友 , 他的臣子只是他的臣子 。 而他也只能在发展与对抗中带领着秦国 , 一步一步走向这个六国战场 。
他的母亲曾经教育他:“上古造字 , 玉王同字 。 王字三横一竖 , 三横为天地人 , 一竖 , 参通天地人者可以为王矣 。 ”他记得母亲的教导 , 做个好王 。
《大秦帝国之崛起》是大秦系列的第三部作品 。 导演大胆启用了年轻演员张博 , 而这位演员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待 。
四、“天之将明 , 其黑尤烈 。 ”
最后一部由张鲁一出演的《大秦帝国之天下》亦准备播出 。 伴随着终章的到来 , 属于“大秦帝国”的时代即将落幕 。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剧 , 它真正地做到了尊重历史 。 先秦时期织造业并不发达 , 因而全局几乎看不见绫罗绸缎 。 清一色的灰暗的色调 , 以及一层又一层臃肿褶皱的粗布麻衣 , 以及简单大气的配饰 。 都让人觉得那才是那个时代应该有的东西 。 而现在呢?科技越来越发达色彩越来越鲜艳 , 却失去了本真 。
《大秦帝国》最让人留恋处莫过于恢宏的战斗场面 。 全系列采用真人拍摄 , 你所见到的一兵一卒都是真实的 , 活生生的人 。 为了拍摄 , 剧组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 没有一帧画面的背景是特效 。
为了拍摄 , 剧组甚至建造了一个关隘 , 仅仅士兵铠甲上的铁钉就用了几吨 。
在第二部中饰演白起的邢佳栋 , 由于拍摄原因不得不后期抠图 。 可是却没减少一丝一毫的演技 , 演到了这个地步怎能不令人敬服呢?
我们并不是不提倡使用技术手段 , 但是过度地使用技术手段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 是得不偿失的 。 现下古装剧里如调色盘一般的服饰 , 剧情里不是前朝的勾心斗角就是后宫的尔虞我诈 , 几个亿的投资却看不到质量 , 真是让人不禁发笑 。
曾经影视剧作为一种传达观点与讽刺时代的工具 , 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为了为被讽刺者说话的工具 。 其实鲁迅先生早就看到过这种现象 , 他把这称之为“咸与维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