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十万武举,不过是十万无知壮汉

你好 , 编辑 。 请问正规史书上记载清朝的武状元考核有哪些科目? 那些武状元后来的际遇又是怎么样的?清代的武举考试 , 始于顺治时代 。 分童试——在县府举行 , 合格者为武秀才、乡试——在省城举行 , 合格者为武举人、会试——在京城举行 , 合格者为武进士、殿试——在皇宫举行 , 共四个层级 。 殿试的前三甲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 。考试内容分内、外两场 。 外场考骑射、步射和技勇;内场考策论 。骑射的对象是用毡做的球;步射的对象是用布做的假人;技勇有三个项目 , 开弓 , 舞刀、掇石 。 合格者需要从多远起射、命中多少支箭、拉开多强的弓、舞动多重的刀、提起多重的石头 , 标准一直在变化 , 并不固定 。策论就是写几篇文章 , 主要从《论语》《孟子》《孙子》《吴子》《尉缭子》等远古著作中出题 。 比如康熙五十二年的殿试题目之一 , 是要参加者以“洁己恤兵”为主题 , 也就是从“品行清廉爱护士兵”这个角度出发 , 写一篇文章 。早期的会试录取 , 户外弓马成绩只用来筛选是否合格 , 名次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室内的文化考试 。 但很快文化考试就靠边站了 。 到了嘉庆年间 , 考虑到大多数武举考试的参加者文化水平很低 , 已将文化考试由写文章改为默写《武经七书》的某些段落 。 到了道光时代 , 皇帝又下旨重申 , 武举考试的成绩 , 必须以户外的弓马比试为主 , 至于默写《武经》之类的文化考试 , “断不能凭此为去取” , 决不能拿来作为淘汰和排名的依据 。这种录取倾向 , 严重恶化了清代武举合格者们的文化水准 。清代十万武举,不过是十万无知壮汉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截图从顺治三年 , 到光绪二十四年 , 清代一共举行了109次武举会试 , 共产生了109位武状元 。 学者王金龙统计了这109位状元的地理分布 , 并将之与223名文状元的地理分布做了一个比较 。结果如下表所示:清代十万武举,不过是十万无知壮汉
表格引自王金龙《清代武状元籍贯与地域分布》从表中可以看到 , 武状元的分布 , 整体上以北方为主 , 约占到了总数的七成 , 其中仅直隶和山东两省 , 就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 。 反观文状元产出最多的江苏、浙江两省 , 均只产生了7名武状元 。 湖南、安徽、湖北等南方省份 , 甚至没有出过武状元 。 这种分布态势 , 与清代武举对文化考试的轻视有直接关系 。除了状元榜眼与探花 , 清代武举还产生了约9600名武进士 , 和约10万上下的武举人 。就考试本身而言 , 要中武举成为一名武进士 , 并不容易 。 康熙十三年的标准是:骑射一项 , 须在三十五步之外纵马三次 , 射九箭中三箭算合格;步射距离八十步 , 射九箭中两箭算合格;开弓至少要将八十斤弓开满三次;舞刀至少要拿着八十斤的大刀耍出“闯刀过顶 , 前后舞花” , 也就是俗谓的雪花盖顶;提石头至少需要将二百斤的大石提到胸腹之间 , 再将石头左右翻转各一次 。 且在考试过程中 , 若前一项不合格 , 即不允许参加后一项 , 直接淘汰 。遗憾的是 , 就选拔培养军事人才这个目的而言 , 这种高难度 , 只是一种无意义的门槛设计 。 它选出来的 , 既非精通格斗的护卫人才(考试全是单独演练 , 没有互相搏击) , 也非精通军事知识(比如弓弩的设计、火炮的原理与应用)的技术人才和指挥人才 , 而只是一群会骑马、能射箭、力气大、能默写一点指定书籍(默写内容一般在百余字左右)的壮汉 。在顺治时代 , 武状元会直接授官为正三品的参将 , 武榜眼是从三品游击 , 武探花是正四品都司 , 其他武进士依次类推 。 康熙时代 , 改为半数武进士送去军营做军官带兵 , 半数留在宫中做侍卫 , 跟着前辈侍卫们学习格斗 。下表是雍正时代各省绿营守备以上武官的数目(黑粗线左)和出身(黑粗线左右) 。 虽然出身统计中存在重复(比如某人既是侍卫出身 , 也曾因立下军功升迁)和不完整(某些人的出身不可考) , 与总人数并不完全吻合 。 但从该表中仍不难看出 , 有武进士和武举人身份的武官 , 在整个绿营军队当中是绝对少数 , 只占到了约20% 。清代十万武举,不过是十万无知壮汉
表格引自王志明《清代职官人事研究:基于引见官员履历档案的考证分析》这种绝对少数 , 与清代的武举考试只能选拔壮汉、无法选拔军事人才 , 有直接关系 。 1878年 , 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桢上奏朝廷 , 建议废除武举考试 。 沈在奏折里说:“臣到任日 , 武举联衔禀诉 , 投营几及十年 , 不得一差 。 心甚悯之 , 然详细查看 , 其晓畅营伍实不足与行伍出身者比 , 其奋勇耐劳实不足与军功出身者比!何者? 所用非所习也 。 ”大意是:臣我到任之日 , 军中的武举们联名前来上诉 , 说自己到军队已差不多十年了 , 仍然没有能够得到任何职衔 , 还滞留在最底层 。 我很同情他们 。 但一番详细考察之后 , 我又发现 , 论管理部队 , 他们比不上那些行伍出身的人;论奋勇耐劳 , 他们又比不上那些靠军功升上来的人 。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军队需要的能力 , 和他们为参加武举所练习的内容 , 完全是两码事 。沈还说 , 这些在军中的武举们还算好的 , 至少有军队约束着他们 。 那些“无事家居者” , 待在家中无所事事的武举 , 拿着顶戴当护身符 , “武断乡曲” , 才是民间的大祸害 。 废除武举 , 是废除无用之物 , 还能给国家省下许多钱 , 还能“为民间留一分元气” , 实在是大好事 。但朝廷拒绝承认武举考试是无用之物 。 毕竟 , 承认这一点 , 即意味着承认自顺治而下的历代皇帝 , 全都犯了错误 。 所以 , 慈禧以光绪皇帝的名义 , 在批复的谕旨中说:国家设立武举 , 明明选拔出了很多“干城御侮之才”;沈葆桢请求废除武举 , “实属不知大体” , 须“传旨申饬” , 不斥责是不行的;他的请求也“毋庸议” , 不必再拿到朝堂上去讨论 。


推荐阅读